最新消息

28
二月
法律淪黨爭工具 美大選動搖國本

本文大題這個說法很多人聽到一定感覺很奇怪,明明總統大選是美國民主制度的體現,怎麼會變成動搖國本呢?

表面看,「總統大選是美國民主制度的體現」這句話是不錯的,但如果從更深層、更本質的角度觀察,劣質化的美國總統大選卻正在摧毁美國的立國基石。

 

 

經濟空心化 「美國夢」瀕破產

美國立國的基石是甚麼?是「大房子大汽車,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為中產階級」的美國夢嗎?顯然不是,美國夢屬於利用人類追求更好生活的本能,提出來吸引、團結大眾的一個口號或者理想,大致在「以利誘人」的層面。在現實中,「美國夢」可以說已經部分破產,因為美國經濟的空心化、金融化實際上正在消滅美國中產,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正是利用白人中產被生活日趨「下流」所激起的憤怒才得以上台的,如果美國夢是美國基石的話,那麼美國現在就應該分崩離析才符合邏輯。

回溯美國建國的歷史,真正的美國立國基石或者原則,恐怕要在美國建國最重要的「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中才能找到。

1776年7月4日通過的「獨立宣言」,由第三任美國總統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負責起草。內容主要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序文、前言、控訴、譴責和總結,雖然宣言的主要部分都是對英國管治集團的控訴,但真正重要、有關美國立國理念的內容則集中在前言部分。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在美國先賢的眼裏,人有自由的天賦人權,且人人生而平等,都有權追求自己的幸福,在這個基礎上才建立政府,是由人民同意授權產生的。而在西方社會,人民同意授權的形式主要是投票選舉。因此,美國的建國原則可以濃縮為「自由、民主」,自由主要針對個人,民主主要針對政府或公共事務。

但是,這樣的原則還不完整,「自由、民主」只是說平等的自由可以通過民主的方式,產生一個帶強制性的統一意見,並沒有說清楚如果一部分人由於各種各樣的考量,不接受民主後形成的意見該如何處理。

這個問題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發生於1861至1865年期間的美國「南北戰爭」,就是南方和北方意見無法統一的產物。

美國「南北戰爭」的起因,簡單來說源於雙方的經濟利益分歧,由於當時美國北方工業較為發達,需要大量勞工和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因而主張限制歐洲工業品進口和解放黑奴;而美國南方則農業發達,擔心限制歐洲工業品進口會引來歐洲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打擊報復,同時農產品生產又依賴黑奴,因而反對限制歐洲工業品進口和解放黑奴,在意見無法統一下,南方7州先後宣布脫離美國聯邦,成立美利堅聯盟國(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1861年3月4日宣誓就職總統的林肯(Abraham Lincoln),拒絕承認南方宣布獨立的法律效力,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

 

法治失靈 難調節內部分歧

所以,完整的美國建國理念可以概括為「自由、民主、法治」,其中法治是解決各方意見分歧的工具。當法治或者法律無法強制各方遵守經過民主程序後達成的意見時,內戰就成為最終的分歧解決手段。

現在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對立非常激烈已經眾所周知,尚未引起大家重視的是美國內部分歧的調節機制正在逐漸失靈。傳統上,美國調節分歧的最後防綫是法律,可是在2021年1月爆發的「國會山騷亂」事件中,法治的影響已經非常微弱,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就是在法律程式清楚、且沒有任何確實的證據證明2020年總統大選存在舞弊的情況下,堅稱特朗普的大選結果被竊,並要求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彭斯(Michael Pence)和國會拒絕認可拜登(Joe Biden)當選第46任美國總統。在未能滿足其訴求情況下,數千名特朗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大樓,擾亂美國國會聯席會議,完全視法律為無物。

不過美國的危機不僅在特朗普及其狂熱支持者,已經不願遵從法律對他們不利的約束,在似乎較為理性的民主黨,法律同樣不再是至高無上的公平裁決準則,而是墮落成為黨同伐異的工具。

近日判決的特朗普誇大資產案就是一個頗為奇幻的例子,當地時間2月23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紐約州法官恩格隆(Arthur Engoron)正式裁定,特朗普因民事欺詐案被處以4.54億美元罰款,其中包括3.55億美元的罰款和近1億美元的利息,罪名是特朗普和兩個兒子多年來藉誇大淨資產,以取得較好的貸款與保險條款。

客觀地看,特朗普有沒有誇大淨資產以取得較好的貸款與保險條款呢?大概是有的。因為粉飾財務報表以取得銀行貸款是一種常見的商業行為,並不罕見。而且,在商業實踐裏,粉飾報表對取得較好的貸款條件的作用也未必很大。因為銀行作為專業機構,理應較為清楚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資產品質,首先不易被誤導,其次也會聘請專業的評估師,不會企業給甚麼就信甚麼。

另外作為民事訴訟案,一般應遵循「民不舉官不究」原則,即使特朗普有誇大淨資產獲得好處的嫌疑,可是如果沒有受害者起訴,照理法官不應深究。可在這個案件裏,盡管特朗普之前的貸款都已還清,亦沒有受害者,可是法官依然堅持嚴判特朗普欺詐,並作大額罰款,這個判決是否與特朗普試圖再次參與2024年總統大選有關,引人遐想。

 

權威無人信 國家近分崩離析

紐約州是民主黨重鎮,特朗普這個誇大資產的奇幻案例,很難讓人不將其與今年總統大選聯繫起來,這個充滿了黨同伐異味道的判決,事實上說明了民主黨同樣是將法律這個公器,當成了黨爭的工具。

民主、共和兩黨是美國最重要的政黨,當兩黨都可以為了自身利益將法律當成工具時,法律就失去了公平調節分歧的作用,法律的權威無人相信,國家就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威脅。從近幾年的發展看,目前美國對於依靠法律解決分歧的共識正逐漸削弱,2024年的總統大選,由於特朗普和拜登的尖銳對立和無所不用其極,勢必進一步打擊尚存的對法律敬畏,動搖美國的建國基石。

20
二月
內地通縮加劇 宏觀政策亟待加力

國家統計局農曆年前發布的經濟資料顯示,反映通貨膨脹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1月雙雙走弱,說明經濟面臨的壓力沒有明顯紓緩。

其中CPI雖然較去年12月略有增長(環比上漲0.3%),但與去年同期比較卻下降0.8%,弱於預期,已經是連續4個月處於通縮區間,從趨勢變化的角度看,通縮還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國家統計局對1月CPI跌幅較大的解釋,是受上年同期春節錯月對比基數較高的影響,這個解釋雖然有一定道理,不過如果合併PPI資料一併觀察,物價能否盡快走出通縮卻不是那麼確定。因為PPI已經自22年10月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出現了連續16個月的下降。PPI反映的是企業生產商品的出廠價格,PPI持續下跌代表着工業產品的價格持續受到壓力,代表着企業毛利率的持續下降、經營困難增加。

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又會轉化為企業對前景的信心不足,縮減投資、裁員減薪的機會增加,導致社會需求減弱,進一步增加通縮的壓力。

 

 

「惜幣」心理 導致消費投資延緩

目前內地已經持續通縮4個月,如果看長一點時間,CPI在去年6月已經跌倒0%,7、8、9三個月都在通縮的邊緣掙扎,如果加上這4個月的類通縮時間,等於差不多已經有8個月經濟處於通縮和類通縮之中。

通縮是經濟發展的大敵,因為長期通縮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惡果,甚至可能導致經濟進入長期衰退,不能掉以輕心。

從最簡單直觀的角度,對各類市場主體來說,通縮就代表着與手頭的貨幣相比,商品更不值錢了,長期通縮的含義則意味着,愈遲消費商品將愈便宜。因此,通縮對經濟的直接影響就是,大家都會選擇盡量持有貨幣,或者盡量延緩消費,以獲取未來商品價格下降的好處。

在這種「惜幣」心理作用下,大家都會盡量保存貨幣少花錢,於是該投資的不投了或者延緩了;該消費的同樣不消費或者延緩消費了;在缺乏或者大幅減少投資和消費的情況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等於癱瘓或者半癱瘓了兩駕,只剩下出口一駕。而單靠出口這駕馬車拉動經濟本身就不現實,更不必說在如今中美激烈博弈,美國在各方面試圖打壓中國、限制中國出口的情況下,出口本身增長的空間已經受到很大限制,能保住已有的份額並略有增長已經算不錯的成績了,不宜期望過高。

而且,通縮對市場主體的另一個含義就是持有的資產貶值,因為貨幣更值錢,大家都不投資或少投資了,而賣家又想盡快變現收取現金,於是資產市場就會供過於求,導致資產的價格下跌。資產價格下跌又惡化了市場主體的負債情況,因為債務不會無緣無故地減少,資產縮水了債務卻不會縮水,就形成類似日本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市場主體的主要目標從發展變為減債,努力將負債降至安全、能承受的水準,以免資金鏈斷裂或被迫破產。

如果沒有有力的政策干預,通縮有可能走入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愈不投資和消費,經濟愈差,通縮加劇;而愈通縮,說明貨幣愈值錢,愈需要持有貨幣而不是資產,於是各類資產的拋售潮加劇,通縮更厲害。然後經濟就會在這樣的投資和消費不斷衰減、資產市場持續下跌的過程中走向衰退。

政府不是不擔心通縮對經濟的危害,為了刺激經濟,過去幾年也出台了各種各樣的政策,但從通縮情況不斷加劇的現實看,政策的力度恐怕是不夠的,亟需更強力的政策拉動經濟盡快走出通縮。

 

中美關係局部緩和 利外資回流

在政府宏觀政策之外,近期中美之間也有些新動向值得留意,一是中國大幅對外開放金融市場,最重磅的政策是允許外資持有銀行保險機構100%股權,取消外資參股、收購、增資金融機構的股權比例限制,對美國有利;二是中美高層互動頻繁,高層會談不斷;三是據美國財政部資料,中國已經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債,其中2023年11月增持了124億美元,12月增持了343億美元,由於金額較大且持續,有可能預示着中國對美國國債市場策略的調整(從減持改為增持),這對美債市場是個好消息,有助於美國發債。

從中美以上動向看,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局部存在緩和的可能,外資因應中美關係有所好轉而部分回流中國資產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對港股有潛在利好作用。

在目前中國經濟通縮、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如果外資可以恢復大量流入,當然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改善通縮環境有好處,對經濟影響正面。

不過,由於新冠疫情以來美國大量印鈔,政府財政極度寬鬆,充裕的流動性推升了美國通脹,雖然美聯儲局2022年以來為了壓低通脹被迫加息,但美國流動性寬鬆的局面並沒有根本改變。寬鬆的流動性推高了美國資產價格,上升的息率又令美元轉強、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使得美國在金融上處於有利的位置。

相反,中國由於宏觀政策不夠有力,在房地產泡沫爆破、需求不足、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未能迅速扭轉不利局面,資產價格處於近些年的偏低水準,比如同為電商龍頭,中國的企業阿里巴巴市盈率估值僅為美國企業亞馬遜(AMAZON)的約五分之一,可見中國資產價格偏低的嚴重程度。

在中國資產價格嚴重偏低的情況下,雖然外資流入對經濟走出通縮、恢復健康增長有正面作用,但是無可否認,同時也會帶來中國優質資產以偏低價格被外資收購的風險,有利有弊。

 

財政刺激+定向寬鬆 拉動經濟

最理想的狀況,還是中國依靠自身的有力宏觀政策,例如中央政府加大財政刺激力度,配合央行的定向寬鬆,讓經濟恢復強勁,這樣一來,一方面,強勁的經濟發展可以創造大量的賺錢機會,同樣可以吸引外資回流;另一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發展,中國資產吸引力上升會帶來價格回升,就可以避免中國優質資產低價流失的潛在風險。

綜合起來,拉動經濟走出通縮大致有兩條路,或者靠自己的有力宏觀政策,或者靠外資流入來拉動,相比較而言,求人不如求己,還是靠自己更有把握。

6
二月
「有動機有組織」 或屬損國安最大特徵

港府上周二(1月30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立法建議包括訂立全新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涵蓋5大罪行。分別是:1.叛國及相關行為;2.叛亂、煽惑叛變或離叛,以及具煽動意圖的行為;3.竊取國家機密及間諜行為;4.危害國安的破壞活動;5.境外干預及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組織。

 

 

23條屢遭妖魔化 港府積極解釋

文件中不少內容引起注意,例如新增的「境外干預罪」將禁止港人與外國及台灣政治組織聯繫,「國家秘密」的定義涵蓋「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秘密」,「叛國罪」包含「隱匿叛國」等。近日一些討論也關注怎樣的機密可以算「國家秘密」,如果因為公眾利益而披露是否涉嫌違法等。

從普通人的角度講,新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內容不少,甚麼樣的行為屬於犯罪、行為的尺度如何把握等也需時了解,特區政府雖然已經積極對外解釋,但面對一個過去長期被西方及反對派有意妖魔化的法律,部分人有擔心也十分正常。

借鑑歷史,建國初期對一樁叛國大案的處理經驗,對今天或許仍有啟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年,曾經出過一樁非常著名的案子,就是「張東蓀叛國」案。

 

「張東蓀叛國」案 揭犯罪兩概念

張東蓀歷史上曾是中國的風雲人物,以一介書生參與政治,熱衷於走第三條道路,既反對國民黨的專治統治,也反對共產主義,政治立場親美反蘇,曾任中國民主同盟(民盟)的中央常務委員。他平生自以為傲的最大功勞是參與牽綫聯絡國民黨駐守北京(北平)的最後一個軍事集團,「傅作義集團」的投降,間接促成了北京的和平解放,使這座歷史古城免遭戰火,為人民保存了珍貴的歷史遺產。

新中國成立後,張東蓀也很受重用,1949年6月15日,張東蓀以民盟中央常委身份參加新政協籌備會;9月21日,被選為新政協第一屆會議大會主席團成員;9月30日,張東蓀與周恩來等56人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10月19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為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可是如此受重用的張東蓀卻在親美恐美的思想影響下,犯下了嚴重錯誤甚至是罪行。「張東蓀叛國」案各種報道細節常有出入,但主要的脈絡大致如下:

1950年初,張東蓀碰到了舊識、自稱與美國方面有聯繫而實為美國特務的王志奇(又名王正伯),王從天津來告訴張東蓀,美國決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正在進行計劃,張東蓀充滿了焦慮,他對王志奇說「能不能把一個意見傳達給美國,就是打起仗來千萬不要打中國,留着中國,且看將來。」張東蓀還拿出了一份政協委員名單,並將其中認為可與美國合作的人用筆勾出。

另據《北京公安史志》記載,1950年初,北京市公安局偵訊處破獲美國間諜王正伯案,王交代了張東蓀向美國原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出賣情報」的情況。偵訊處又經過一年多的偵察,進一步證實了張確實把抗美援朝中國出兵的具體日期和國家財經預算等國家核心機密編成情報,經人送到香港,然後轉交到司徒雷登手中。

如果說提供「認為可與美國合作的政協委員名單」尚有些可辯解之處,那麼向美國提供「志願軍出兵的具體日期和國家財經預算等國家核心機密」,卻是怎麼都無法講清楚的提供情報行為了,因為當時的中美兩國正在朝鮮打仗。1952年10月,民盟將張東蓀開除,有人提議將他逮捕法辦,但毛澤東主席指示,「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養起來。」

據另一位中國著名的民主人士梁漱溟回憶,他曾受張東蓀之托,向毛主席提到張東蓀犯罪問題,探悉主席將如何處理。「不意主席於此事竟不見惱怒,回答我說『此事彭真來向我詳細報告了。彭真要捉起他來,我說不必。這種秀才文人造不了反。但從此我再不要見他;他再不能和我們一起開會了。想來他會要向我作檢討的,且看他檢討得如何吧!』」

按梁漱溟的回憶,毛主席之所以對張東蓀寬大處理,不是因為認為張的行為沒有犯法,而是從社會危害的角度着眼,認為張的行為危害不大,「造不了反」。毛主席會這麼看的原因,很明顯是因為張不過一介書生,無拳無勇,沒有組織,即使有想法,也沒有實施其想法的能力。換句話說,毛主席這裏真正關注的,是實施想法或者動機的能力,也就是說,是否有組織是判斷是否具有較大社會危害的關鍵考量。

張東蓀後來辯解說,他是出於讓中國避遭第三次世界大戰之災,才進行他的所謂個人外交,他拒不承認「叛國」和「美國特務」的罪名,只是就無意洩露國家機密,自請處分。也就是說,張東蓀是用沒有「叛國」的主觀故意或者動機來為自己辯護,他認為自己只是無意的錯失、有錯誤,應該受處分,但不是犯罪。

「張東蓀叛國」案牽涉到犯罪或者社會危害的兩個重要概念,即「動機」和「組織」,在張案中,張東蓀基本可以肯定是沒有參加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的,從披露出來的資料看,也大致可以確定他沒有損害國家利益的主觀想法,即使客觀上他的行為給國家造成了危害,但他主觀上還是想維護國家利益。所以,盡管張東蓀遞交給美國的情報層級相當高,足夠「叛國」的罪名,但最後的處理卻相當寬鬆,除了不能繼續在政府任職外,他名義上的教授職務、待遇等都得以繼續保留。

如果可以汲取「張東蓀叛國」案的經驗,只要普通人沒有損害國家及香港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動機或者主觀故意,又沒有參與某些意圖損害國家及香港利益的組織,或者受這些組織的指派進行相應損害國家及香港利益的活動,就大概率不會構成犯罪的話,相信絕大部分普通市民包括外國人都會立刻放下心中的擔心,特區政府對於23條立法的解釋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須把握自身行為 免犯法免擔心

因為一個人的行為是否觸犯法律,有時不易清楚界定,但是自己是否有犯罪的主觀故意,或者有沒有參與或者受相關組織的指派,卻能夠為自己完全掌握。也就是說,在有沒有「動機」和「組織」方面,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在自己手裏,不想犯法的人就不會犯法。

對於普通人來講,最怕的就是誤墮法網,明明沒有犯法之心,卻由於這樣那樣的因素涉嫌犯法,身不由己地陷入可能犯法的困境。如果不想犯法的人把握自己的行為就可以免於犯法,相信足以解除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擔心。而對於那些有預謀、蓄意犯法者來說,孔夫子說「求仁得仁,又何怨。」他們破壞國家和香港的利益,然後受到了法律制裁,罪有應得,不是很應該嗎?

30
一月
23條立法速度宜快 鬆緊適度

特首李家超上周四(25日)在立法會舉行的「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表示,基本法23條立法準備已進入最後階段,已經在衝綫的直路。特區政府會系統性建設23條立法解說工作,統籌安排上分為核心和支援隊伍,另會成立「應變反駁隊」,反擊敵對勢力在互聯網等的文宣抹黑。

香港需要盡快就23條立法以維護國家安全,這點社會已有共識。不僅僅是由於23條立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而香港自1997年回歸至今,拖延20多年尚未完成。更因為2019年藉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為由爆發的黑暴動亂,徹底暴露了香港社會並不太平,將香港想像為一個沒有敵對勢力破壞、所有人都愛國愛港的伊甸園不過是老好人的幻想,黑暴動亂將香港搞得烏煙瘴氣、社會陷入半癱瘓狀態的事實說明,香港是存在一些有意破壞社會繁榮安定的破壞力量,如果聽之任之,這些破壞性力量可能給香港整體利益帶來重大損害。

 

 

保障國家安全 補上最後短板

從中國政府推出港區國安法的效果看,港區國安法有力地打擊了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核心力量,對反對派有極大的震懾作用,法律實施後,香港社會很快就恢復了平靜,社會秩序、營商環境都恢復正常,可以在一個安定的社會基礎上聚焦發展,充分說明了保障安全和發展經濟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沒有國家和香港社會的安全和穩定,發展經濟就無從談起。不過,由於「一國兩制」的原因,中國政府制定的港區國安法並不完整,僅僅涵蓋了維護國家安全的部分內容,需要香港盡快完成23條立法,為保障國家安全補上最後一塊短板。

然而在香港,23條立法又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屬於高度政治敏感,之所以回歸20多年都尚未能完成立法工作,主要就是社會對於該議題有多種聲音,加上一些不願見香港堵塞國家安全性漏洞的力量在裏面興波作浪,致使立法工作一再拖延。

本來,任何國家都有關於國家安全的法律,除了香港,也沒有聽說哪個國家或者地區因為設立有關國安的法律而鬧出甚麼風波。23條立法之所以在香港變得高度敏感,一定程度上還要從其歷史背景和社會結構上找原因。

從歷史背景看,自1842年《南京條約》正式割讓香港島起,港英當局管治香港超過150年,而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算起,時間不過20多年,而且回歸後中國政府也沒有在香港搞「去殖民化」,有意識地打擊西方思想的主流地位,因此迄今為止,可以說在香港,英美主導的西方思想雖然較之過去的統治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社會的主流思想,對香港社會和普通市民仍然有極大影響。

從社會結構看,除了香港的原住民,香港社會的人員構成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管道,一是歷次因各種原因以合法或不合法手段從內地來港的內地居民;二是新中國成立前後從內地來港的江浙資本家及相關人員;三是新中國成立前後大量來港的國民黨相關人員;四是因各種原因來港的外籍人員。

以上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結構,一定程度決定了即使在回歸後,親英美勢力在香港社會仍然有較大影響,在社會上也有廣泛的支持。這個較為親西方的社會基礎在過去歷次反對派與建制派對壘的選舉中清晰可見,就是支持反對派的票數大概佔總投票數的60%。由於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利益與中國的利益並不一致,特別是現在這個美國全力圍堵、打壓中國的時間段,中國和以美國為首的盟友們的國家利益,在很多地方不僅是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因此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美英為首的西方力量有組織、有意識地破壞打擊香港的繁榮穩定,進而損害中國利益的推論是完全合乎邏輯的;但是這種外國勢力的有意識破壞,與普通市民受歷史、教育、社會輿論、主流思想等影響,並無損害國家包括香港利益主觀故意的一些傾向要分清楚、區別對待,不能混為一談。

 

立法須照顧 多數市民利益

毛澤東主席關於政治有一句直指本質的經典表述,「所謂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這句話用之於香港就是要團結多數、打擊少數,23條立法也應如此,就是法網要漏得過那些沒有損害國家包括香港發展和安全利益的普通人,又要網得住那些有意破壞國家包括香港發展和安全利益的大鱷魚。就是要鬆緊適度,既不能搞寬大無邊,漏過吃人的大鱷魚,讓破壞國家包括香港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壞人安然脫身;又不能搞法網密織,連蝦毛也不放過,把大量的普通人當鱷魚抓。

由於香港的歷史與社會結構與內地有顯著的不同,實行的又是「一國兩制」制度,因此23條立法必須考慮這個現實,要照顧香港大多數普通市民的利益。同時,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聯繫的重要橋樑,也需要考慮普通外國人的想法,要讓他們知道,只要不是處心積慮、蓄意破壞中國包括香港的安全和發展利益,23條立法並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減少他們的自由。

當然,一些既希望破壞國家和香港安全和發展利益,又不希望承擔相應代價的勢力,是不願意見到23條順利立法,這是他們的利益決定,毫不奇怪。因此,這些勢力努力妖魔化23條立法,希望煽動普通市民反對立法也是其正常反應,特首提出成立「應變反駁隊」,反擊敵對勢力在互聯網等的文宣抹黑,向社會解釋清楚立法原意和對普通人的影響確實很有必要。

 

倘任美煽動發酵 演變難料

另一方面,考慮到美國正力圖抓住各種機會攻擊中國包括香港,23條立法作為一個政治敏感事件,不被美國利用來煽動群眾、攻擊香港的機會不大,而且必須承認,由於歷史的原因,美國對於西方各國乃至香港的普通民眾,仍然具備不小的影響力,如果23條立法拖延不決,讓美國的煽動、攻擊有時間發酵,很難說事態將會如何演變,因此,較為理想的方法還是盡量加快立法速度,減少負面因素的發酵時間,盡快消除安全隱患,讓香港可以輕裝上陣、全力聚焦經濟發展。

23
一月
台海局勢前瞻 料戰術緊張戰略穩定

在1月13日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自詡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當選,為兩岸關係帶來了新的變數。根據中國政府的一貫態度,「台獨」就意味着戰爭,賴清德的當選,會不會升高兩岸的緊張?甚至導致兩岸兵戎相見呢?

從根本上看,決定兩岸局勢的關鍵還是兩岸的軍事力量對比,因為當所有的規則、法律、共識都不起作用時,人類最終解決糾紛的手段還是要回到最古老的武力,其高低代表話語權的高低,就可以決定最後形成的秩序。

正是在這一點上,台海局勢在戰略上是對「台獨」不利的,近些年來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飛速發展,已經初步具備了將美國的軍事干預排除在台海以外的能力,中國航空母艦、隱身戰機、超高音速飛彈、具備偵測隱身戰機能力的預警雷達的發展,使得美國航母在台灣海峽面對解放軍時已經沒有優勢。解放軍的航母戰鬥群、陸基飛彈、空軍、潛艇等都可以威脅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在台海如果中美發生軍事衝突,等於美國航母戰鬥群要一對多,同時應付海上、陸上、空中、水下的進攻,力量對比處於劣勢。根據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等美國智庫的18次兵棋推演,中美在台海的軍事衝突中,美國18次全輸了。

 

 

美軍援台毫無勝算 恐喪霸權

對於參與一場美國毫無勝算、卻要付出巨大成本、甚至可能因此喪失全球霸權的戰爭,美國會有多高的熱情可想而知。事實上,從中美最近的互動來看,美國最積極想要的,就是恢復兩國高層軍事方面的交流,最熱衷的就是為雙方競爭設立「常識性護欄」,以確保競爭不會滑向衝突。

如果排除美國的軍事干預,台灣方面與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完全不可比,大陸的軍事力量十倍乃至百倍於台灣,由於兩岸長期處於敵對狀態,又交往密切,台灣作為一個面積有限的海島,其主要的軍事設施基本上無法避免為大陸方面鎖定,一旦兩岸爆發軍事衝突,解放軍一次集中火力的導彈攻擊就可能基本毁掉台灣的軍事對抗能力。所以對台灣來講,如果沒有來自美國的軍事干預和支持,這仗完全沒法打。

硬要打,大約只能採取最近美國積極推薦的「豪豬戰略」,就是分散武裝,到處囤積物資,以靈活、小規模的戰鬥模式,避免被解放軍鎖定而遭火力摧毁,類似中共早年最擅長的游擊戰。不過,這個戰法實際上是假定已經無法正面對抗解放軍,只是盡人事而已,等於承認失敗。

對於中國大陸有足夠的力量排除美國軍事干預、「武統」台灣,這一點中國大陸、美國都明白,台灣可能明白但還有幻想。不過,就算台灣相信美國足以保護台灣想要鋌而走險,美國也不會同意的,他們不可能讓手中棋子反過來指揮自己,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為「台獨」火中取栗。

 

賴清德勢製麻煩 引陸台對抗

只要中國持續穩定發展,中美軍事力量的天平向中國方向傾斜,這個武力的對比,就規定了台灣海峽的戰略方向,即中美大概率不會爆發直接軍事衝突,在這個前提下,美國將會控制賴清德不能越過「台獨」的紅綫,不管賴清德想還是不想,因此,未來台海不會有太大的風險的可能性基本可以確定。

但是,台海不會有太大的風險,並不代表台海風平浪靜,賴清德的當選,還是很可能在大陸與台灣之間製造更多的麻煩,引發更多的對抗。因為掛着「台獨」標籤的賴清德,不可能老老實實、不亂說亂動地做完這一屆;而美國雖然不願意被「台獨」拖進與中國的軍事衝突,卻會樂見賴清德在不出大事的情況下搞些小動作以牽制中國。

雖然台灣選舉中,國民黨獲得了立法院多數,有輿論說國民黨可以發揮制衡作用,不過從近些年國民黨的立場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立場其實相差有限,民進黨的立場是「台獨」,國民黨的立場是「獨台」,都主張保持台灣現狀,與中國大陸的和平統一立場有本質區別。

過去中國大陸一直強調「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不過台灣近年歷次的選舉,都說明支持和平統一者在台灣不佔多數,而且隨着時間的過去,老一輩有國家情懷的人逐漸凋零,新一代在兩岸分離現狀中長大,增大了和平統一的難度。

利用台灣維持現狀的民意和美國的縱容,賴清德雖然未必敢製造「台獨」的重大事變,但在不至於令台海失去穩定的框框內,衝撞一下大陸紅綫,製造一些緊張,可能性還是不小的。也就是說,賴清德雖然戰略上不敢越界,但戰術上進行一些挑釁恐怕很難避免。

 

陸「惠台」變「窮台」 台獨代價大

對於這種切香腸、試探式的挑釁,大陸也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和應對模式,簡單而言,就是以切香腸對切香腸,你敢挑釁,大陸就會用壓縮「台獨」生存空間來應對,方法主要有兩個:一是以逐步逼近台灣本島的軍演、不承認台海中綫和台灣領海來應對;二是逐步取消對台灣經濟上的友好政策,改變過去的「惠台」政策為「窮台」政策,邏輯也很簡單,既然台灣對大陸的善意棄之如敝履,那麼又何必用經濟友善政策支持「台獨」力量壯大,「台獨」想分裂國家,那就給他們些苦頭吃,做了損害中國人民的事情,總不可能沒有代價。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全年台灣對大陸出口額為1,993.49億美元,自大陸進口額為684.85億美元,順差約為1,308.64億美元;而根據台灣統計,台灣去年全年的進出口貿易順差僅略高於800億美元,就是說,沒有來自大陸的貿易順差,台灣將會陷入大幅逆差。

台灣從大陸市場賺到了大量順差,可轉頭又將這個順差用之於向美國購買武器,等於是用大陸的錢對抗大陸,是對大陸善意的漠視和愚弄。因此,如果台灣方面繼續試圖衝撞大陸底綫,大陸除了軍事應對外,逐步取消對台灣方面的優惠政策,逐步減少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也是合理的選擇。

綜上所述,賴清德的當選,雖不至於顛覆台海局勢,影響大局,但兩岸趨向緊張加劇的可能性不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需要跟隨國家政策,未來台港關係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16
一月
本輪內房救助政策 效果不宜低估

自2021年內房泡沫開始破裂以來,政府已經多次出台救助房地產的政策,但是效果都不大好,基本沒有起到穩定房地產市場的作用,內房的困局不斷擴大,從個別民企蔓延到大多數民企,再從民企蔓延到國企,直到本輪救助政策出台前,房地產脫困的前景依然不明朗,甚至有可能繼續惡化。不過,本輪內房救助政策的效果卻可能帶來較大的不同,筆者稍後討論。

 

回顧政府救助內地房地產行業的過程,政府的政策大概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需求端以支持剛需、改善性住房為主,在供給端以推動地方政府主導的「保交樓」為主。這個階段的政策重點偏重於民生,以保障不損害居民自住需求和購買的房屋不爛尾為主要考慮。

不過,該段政策沒有解決投資性需求消失後,內房行業出現的普遍供過於求問題,以及內房企業資金鏈斷裂後造成的廣泛負面影響,結果供過於求導致社會對房地產預期一致偏淡,資金鏈斷裂、融資困難令內房企業完成「保交樓」也困難重重,於是內房行業情況繼續惡化。

第二階段政策以支援困難內房企業融資為主。由於發現不考慮內房企業的實際困難,就很難完成「保交樓」重任,於是政府在繼續關注民生的同時,也適度放鬆對內房的監管政策,以及推動增加對內房企業的融資,其中最具標誌性的政策是在2022年11月11日,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下發《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簡稱「金融十六條」)。

「金融十六條」的核心就是市場俗稱的「三枝箭」,分別對應對內房企業的信貸、債券、股權融資支持。政策出台後,金融機構、證券市場和內房企業都從各自的角度作出了跟進,也達成了一些成果。不過由於沒有改變房地產供過於求的市場環境、社會預期不佳,致使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現象,融資規模未如預期,內房行業仍無法走出困境。

第三階段政策開始轉向鼓勵需求。2023年7月24日,政府作出了「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判斷,要求「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也就是說,彼時政府已經確認內地房地產進入供過於求時代,政策重點從保障供應轉向增加需求。

在鼓勵需求政策下,政府放鬆了各地之前施加的各種需求管理政策,各種限購、限貸政策基本取消,就連之前限制最嚴的一綫城市「北上廣深」,也同樣大幅放寬甚至取消限制政策。不過,在投資性需求消失後,放鬆甚至取消限制措施帶來的購房增量,遠小於市場的庫存積壓,所以這類政策施行後效果未如理想,市場的熱絡表現基本都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打回原形,再次進入悲觀失望的軌道。

 

終對症下藥 轉向直接創造需求

第四階段就是本輪的內房相關救助政策。本輪政策的最大特點,是在認識到即使取消以往的限制需求政策,也不足以帶動房地產行業走出困境的情況下,政府政策的重點轉向直接增加對過剩房地產的需求。

從邏輯上看,這個創造需求消化過剩房地產的方向是真正的對症下藥,找準了內房屢救不起的癥結。因為投資需求消失後的新市場環境下,據測算年住屋需求僅及旺市時的60%至70%,即約有30%至40%的累積內房庫存屬於過剩,這個數量相當龐大,僅靠取消對自住需求的限制顯然無法消化,也間接說明過往救市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惟有靠政策大幅增加短期對住房的需求才行。

 

央行發力 助過剩庫存轉保障房

近期有幾條重磅消息,說明政府正在循將內房過剩庫存轉為保障房,和加強對內房企業融資支援的方向發力:

一是央行近日公告新增抵押補充貸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PSL)額度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發放「三大工程」(保障房、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設施)建設項目貸款,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援,預計其中將有部分用於收購過剩內房庫存。

二是央行向8個試點城市推出1,000億元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支持這些城市購買商品房用作長租房。

三是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明確了金融機構支援租賃房建設、購買過剩房屋轉做租賃房屋、經營租賃房的具體操作路徑,打開了金融機構支持將過剩房產轉為租賃房的大門。

四是國家住建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明確由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協調,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推送金融機構,做好融資支持。

從政策的角度看,這些政策多管齊下,含金量較高,而且商業銀行系統對房產行業的金融支持也沒有規定上限,如果能夠順利落地,相信內房行業有望走出困局。

政策順利實施的效果除了可以為房地產行業解困外,另一個重大作用就是可以顯著改善金融環境,降低金融風險,刺激資產市場。因為向房地產板塊大量注入資金的過程,就是避免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的過程。過去一段時間,雖然央行也不斷降準、降息,放鬆銀根,可是在實體經濟層面並沒有感覺到資金寬鬆,增加的金融資源大量停留在金融系統內套利,並不願意進入風險較高的實體經濟中,致使央行寬鬆金融環境的努力作用有限。

而向房地產行業直接投入資金,這些資金就會經房地產上下游的債務鏈條進入實體經濟,其資金緊張狀況就會顯著緩解,金融風險將隨之降低。而且,按政府最近出台的政策,進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以長期和超長期資金為主,再經過貨幣乘數的擴張,等於政府向實體經濟注入了大量流動性,金融環境的改善必定會帶來資產市場的改善,對搞活資本市場有重大幫助。

 

內房脫困利復甦 港經濟望好轉

雖然國家金融支持過剩房產轉租賃房的大門已開,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又可能遇到如何定價、戶型地點是否合適、由甚麼樣的主體來具體施行等問題,未必容易解決。如果僅打開大門而落地困難,政策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總而言之,目前的政策方向正確,落地效果尚待觀察,如能順利執行,應能對經濟和資本市場改善有重大裨益,不宜按舊經驗低估其潛在效果。對香港來說,內地和美國是影響香港這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的最大外因,現在香港正面臨內部產業復甦欠佳和外部壓力較大的內憂外患局面,如果內地房地產可以脫困、經濟復甦前景轉佳,無疑會對香港經濟好轉相當有利。

9
一月
政策破局租賃房市場 資金拐點現?

新一年中國經濟走向成市場焦點,在筆者看來,中國經濟壓力的集中表現是「缺錢」,而房地產市場崩潰又是「缺錢」最重要的成因。

民企缺錢,也因投資環境艱難而普遍選擇「躺平」;地方政府缺錢,連償還債務都有困難,自然也無力推動經濟發展;老百姓缺錢,也受資產價值大跌的打擊,普遍選擇緊縮開支、影響社會需求;金融市場缺錢,於是股市就跌跌不休,愈跌愈讓投資者失去信心。

中央政府去年7月24日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各個部門也出台了不少政策跟進,但效果明顯未如人意,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解決資本市場的「缺錢」問題。

在「缺錢」情況下,各個市場主體都容易出現債務危機,地方政府也好、民企也好、房地產企業也好都紛紛自顧不暇,金融風險大升,導致影響股市估值的風險溢價上升,於是股市估值自然就不斷縮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資金環境與股市表現密切相關。金融風險實際是資金環境是否充裕的映射,資金環境寬鬆時,市場主體金融風險降低,股市的風險溢價下降,於是股市估值上升,大市上漲;而在資金環境偏緊時,市場主體金融風險上升,股市的風險溢價上升,於是股市估值下降,大市下跌。

 

 

改善「缺錢」 需中央帶頭擴張

要改善市場的「缺錢」現狀,由於外資、民企、地方政府、普通居民各有各的困難和顧慮,恐怕需要中央政府先帶頭擴張財政和貨幣空間,營造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環境,然後呼籲其他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雖然中央政府擴張財政和貨幣空間有多種路徑,不過比較起來,恐怕最能標本兼治的方向還是盡快恢復房地產市場的正常運行。因為房地產行業牽連廣泛,加上上下游規模大概佔經濟的四分之一;通過債務鏈條和資本市場又牽連大量的投資者;房地產又是家庭的主要資產,與消費信心直接相關。盡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未明確「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堵在經濟哪個環節,但房地產行業恢復正常,肯定代表着部分重要經濟堵點被打通,對國內經濟順利迴圈大有益處。

筆者曾經分析,內地房地產行業深陷困局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投資性需求消失後,自住需求大概僅有市旺時需求的約60至70%,於是發展商按市旺時銷量建立的庫存就出現過剩,不解決這個過剩市場就會持續供過於求,很難恢復正常。筆者早在2022年12月的文章《內房庫存轉保障房助脫地產危機》裏建議,可以將過剩房地產由政府出資轉做保障房,既解決基層安居,又可以消除過剩,有助於經濟復甦。最近政府在金融方面有兩個重要動作,顯示金融對租賃市場支援的大門可能已開。

 

政策性銀行貸款 撑三大工程

第一個大動作是人民銀行1月2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3年12月份,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淨新增抵押補充貸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PSL)3,500億元。有研究認為該款將主要用於支援「三大工程」(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而且投入金額還將逐步增加。

「PSL」與普通銀行貸款最大的不同是,其路徑不是經由商業銀行到市場主體,而是通過政策性銀行到市場主體。由於商業銀行有自身的風控要求,也需要保護小股東利益,因此當商業銀行的風控與政府要求不一致時,未必會積極回應政府要求向市場投放資金,造成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的現象,疫情以來中國廣義貨幣(M2)增長,遠高於狹義貨幣(M1),反映資金空轉現象在金融系統廣泛存在;而政策性銀行成立的目的就是執行政府政策,代表的是國家利益,因此不存在商業銀行有自身利益訴求的情況,可以不打折扣地按政府要求行事,不會產生資金空轉,有利於資金進入經濟需要的環節。

所以,「PSL」重啟代表着央行增加投入實體經濟的資金,由於「PSL」放出的是長期基礎貨幣,且有較高的貨幣擴張乘數,其擴張效用會較一般的商業銀行貸款增加更顯着。

另外,根據國務院《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商品住房庫存大的城市,可改建或收購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盤活閒置土地和房屋,避免重複建設造成浪費。因此,內房企業面臨的資金緊張局面有望較前緩解。

 

內房資金緊張 有望全面扭轉

第二個大動作是,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月5日發布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2月5日施行。《意見》提出加大住房租賃開發建設信貸支援力度、滿足團體批量購買租賃住房的合理融資需求、支持發放住房租賃經營性貸款、穩步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多項措施。

《意見》的第(四)條,是支援住房租賃的開發建設,規定商業銀行可以向滿足資本金要求的租賃房的新建、改建主體發放3至5年的建設貸款;

第(五)條是支持團體批量購買租賃住房,對於購買產權清晰的竣工住房,用於宿舍、保障性或商業性租賃房長期運營的市場主體,可以按評估值的最多80%,發放最長30年的貸款;

第(六)條是支持發放住房租賃經營貸,對於以自有產權經營長期租賃業務的企業,可以按最多評估值的80%,發放最長20年的貸款。

按照這個意見,租賃性質的住房有望從開始建設就獲得大規模的貸款支持,政策性銀行支持保障性租賃房,商業銀行支持一般性租賃房;租賃住房轉讓銀行支持的力度也很大,運營期間也可以有高比例銀行貸款支持,如果意見能夠順利施行,有望全面扭轉內房企業資金緊張的現狀,協助租售並舉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逐步落地和完善。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標誌着宏觀政策重點從「穩」向「進」的溫和轉向,央行重啟「PSL」和發布「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標誌着央行向受困最嚴重的房地產領域投入資源的努力,而且注入的主要是長綫資金,預示着實體經濟中貸款的增長和資金空轉的改善,代表着資金拐點可能已經出現。

雖然由於金融環境與實體經濟的不同步,即使資金拐點已現,短期經濟數據也未必好轉,但是,如筆者前面所討論,資金鬆緊與金融風險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股市風險溢價,因此,資金拐點的出現代表着未來金融風險、股市風險溢價趨下降,加上美國帶來的風險暫時也趨向平穩,預示港股有望度過最困難的日子。

2
一月
港怎練好內功 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近日,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香港的未來發展方向,其核心就是:在愛國愛港的旗幟下,共同努力推動香港的發展。講話對香港的各個群體,從特區政府到青年,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期望,要求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奮鬥,「畫出『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愛國愛港不是空喊口號,夏主任具體指出,愛國愛港有三條具體標準,第三條就是「必然全力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也就是說,在當前香港經濟面臨較大壓力、市場主體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全力促進經濟發展就是愛國愛港的具體表現。

 

 

改善投資環境 吸外資北水來港

香港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發展經濟容易受內外環境的影響,其中有一些外部因素是香港無法控制的,只能爭取,不能強求結果;還有一部分因素,則是香港自己可以主動控制的,應該成為香港的主要發力方向。

例如美國主導的針對中國圍堵打壓,將香港作為打擊中國的前沿,在金融、貿易等方面都施加了很多負面限制,試圖通過打擊香港的金融和貿易,進而影響中國經濟,這種地緣政治風險,香港自身無力避免,只能盡力加以緩和,通過練好內功、改善投資環境等辦法吸引美西方資金改善受美西方打壓的處境;對於美西方打壓帶來的資金外流、金融市場表現很差的現狀,香港同樣無法靠自身的力量解決,只能一方面與內地協商,看看能否增加內地南下資金的流入;另一方面盡量吸引其他非西方資金的流入,這些香港無法左右的因素,香港可以努力,但不一定會有理想結果,應該是發力的次要方向。

內外環境的改變對香港過去形成的發展模式構成了挑戰,內地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美國為首的美西方打壓,客觀上令到香港的增長受限。所以,在新的形勢下,香港聚焦發展的方向可能要有所調整,要將資源更多地投入自主可控的方向,一是北部都會區,二是着重練好內功,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高品質發展」也是內地經濟轉型的方向,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中國經濟必須「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品質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在香港,「高品質發展」意味着經濟從房地產獨大、制約其他經濟環節的舊模式中走出來,轉向一個與內地互聯互通、互相融合,科技創新引領,優質服務業為基礎,人民安居樂業的新模式。同時,香港還要保持自己中西薈萃的特點,用優質的服務一面更加積極地吸引全世界的資金、人才和各種消費;另一面協助內地企業走向國際。

 

走出高地價舊模式 搶人搶企業

具體來說,香港目前面臨的幾個主要經濟問題,一定程度都可以通過「高品質發展」來緩解。比如像金融市場表現較差、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壓力、本地零售、餐飲市場表現不佳等。

金融市場表現較差,地緣政治和內地經濟復甦未如預期當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可以在法規和人才等方面做出改善,對於提高香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還是有益的。本屆特區政府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修例容許無收入、無盈利的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落實港幣、人民幣雙櫃枱模式,落實「搶人才」、「搶企業」措施等。

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壓力,主要原因是經濟復甦未如預期,美元利息高企等,政府也採取了「減辣」措施來穩定市場。但是房地產市場影響到經濟的方方面面,與香港如何可以「高品質發展」密切相關,可能需要在「高品質發展」的原則下重新思考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定位。

過去,香港的部分經濟特點大概可以用簡單稅制、低稅率、高地價來形容,賣地收入一直是政府收入中的重要一環,持續上漲的地價和樓價也對經濟也起到了較好的拉動作用。然而,高地價政策同時也構成了香港深層次矛盾的一部分,制約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市場主體普遍傾向「賺快錢」,因為昂貴的租金成本基本扼殺了其他需要長時間嘗試才能有回報的產業。

可是,地價和樓價不能永無止境地上漲,高昂的房地產價格也損害經濟的長期競爭力,從「高品質發展」的角度看,香港需要擺脫對高地價的依賴,通過將重點轉向發展創新科技和優質服務業,才能帶動香港的長期持續發展。

事實上,政府通過「搶企業」已經努力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業落戶香港;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推動夜經濟發展也吸引了很多遊客;這些短期措施初步見效的同時,商業物業租金下跌帶來的正面效應也已經開始顯現。今年以來,一些內地優質品牌抓住香港租金下跌的時機,進軍香港市場,例如「農耕記湖南土菜」、「楊國福麻辣燙」、「木屋燒烤」、「袁記雲餃」、「蜜雪冰城」、「太二老罎子酸菜魚」等已經在香港開業或即將開業,大大豐富了香港的餐飲品種,提升了香港的服務水準。筆者在去年10月文章「引優秀內地服務業推動港產業升級」中,呼籲引入內地優秀服務業,刺激香港服務業進步,已經因為租金的下跌正在成為現實。

客觀來看,政府銳意發展北部都會區將帶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供應,香港房地產市場長期面臨的供不應求情況可能改變,香港已經不具備重新走回高地價政策的條件,因此,盡量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集中資源提升香港教育、醫療、交通、餐飲、零售的服務水準,提升香港優質服務的性價比,才是香港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的方向,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遊客,改善香港的長期前景展望。

 

更積極有為 增優質服務性價比

香港在聚焦「高品質發展」的同時,當然也要兼顧國家安全,因為過去的經驗證明,沒有一個安全的環境,經濟就無法發展。不過,香港實行的是「一國兩制」制度,居民所受的教育、文化、制度等與內地有很大的不同,又長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需要具體考慮香港的特點,保持社會的寬鬆環境。考慮國家安全時,應按照中共一貫的「首惡必辦,脅從不問」原則,着重打擊敵對勢力的核心。

香港從過去的舊發展模式轉向「高品質發展」,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一個更加積極主動的有為政府來協調各方面發展,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2
一月
市場差因缺錢 缺錢因思維守舊

今年以來,港股和內地A股的走勢都很差,在周邊各個股市都表現良好的情況下,港股和內地A股卻跌跌不休,近日跌至低位始出現較顯著反彈。

今年港股成為全球表現最差股市,內地A股在7月24日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後,上證指數卻從當日收市的約3164點,跌至上周五(12月22日)的2914點,跌幅約8%;港股累計跌幅則約12.5%。

 

 

部門政策 未有效體現中央精神

造成港股和內地A股跌跌不休的原因有很多,有些與政府部門政策未能很好地體現中央「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精神有關,例如上周五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涉及遊戲如何收費,大出市場預料,直接導致科網平台股票跳水,當日受災最嚴重的網易 (09999) 急瀉25%;股王騰訊 (00700) 也大跌約12%。其後有關部門稱會聆聽市場意見,並批出多款遊戲版號,相關板塊始回升。

不過,更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缺錢,或者說,大量貨幣空轉沒有進入市場。簡單看,資金缺乏令資產市場下跌,資產市場下跌惡化了所有市場主體的資產負債狀況和情緒,使他們在投資上更加謹慎和保守,於是市場更缺錢,資產市場遇到更大的壓力。市場進入「缺錢」和「資產價格下跌」二者互相加強的負面迴圈,不易走出。

如果具體分析,經濟包括金融市場中的幾個主要參與力量,目前的狀態大多都不好,雖然政府一再督促提振民企的信心,但民企的投資信心仍然低迷,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1至11月民間固定投資同比下降0.5%;外資的信心也較為薄弱,根據商務部資料,1至11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10%;地方政府則是有心無力,很多地方債台高築,要靠中央政府救助,自身財政困難,連足額發放工資都做不到,自然難有多餘的資源投向經濟。

民企躺平,外資且戰且退,地方政府有心無力,這幾股過去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力量,暫時看都難擔當重振市場的大任,刺激消費又面臨居民對經濟前景不樂觀、且資金不足的困難,政府也看到了問題,近段時間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民企和吸引外資,也在着手處理地方債務嚴重問題,不過從市場反應看,效果較為一般。很顯然,要鼓舞已經極度低迷的市場信心,僅靠政策喊話已經不夠,必須真金白銀地投入。

事實上,政府也不是沒投入,如中央匯金增持四大行,國新投資增持央企ETF等,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但是,相對於數十萬億計的資本市場,這些投入明顯太小,必須增加到成千上萬億的規模才有望撼動市場。

 

突破理財舊觀念 擴張財政貨幣

從貨幣供應量看,按央行資料,今年11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為29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5萬億元,雖然不算很高,但也不至於缺乏資金。可是如果結合1至11月的存款增加25.65萬億元看,等於廣義貨幣的增長基本全部變成了存款;再看不計算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的狹義貨幣(M1)的變化,今年11月底狹義貨幣(M1)餘額67.59萬億元,僅比去年同期多了0.89萬億元,兩方面資料說明廣義貨幣增加的26.5萬億元,差不多全部由定期存款構成。資金變成定期存款,就不會投入經濟和金融市場,就會形成所謂的「資金空轉」,於是市場就自然感覺缺乏資金。

金融資料的變化表明,政府通過商業銀行系統投放資金的努力效果欠佳,表面增加的貸款實際變成定期存款又回到銀行系統,對實體經濟和資產市場說明有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注意到了這種「資金空轉」現象,提出要「盤活存量、提升效能」,但是如何「盤活」尚不明朗,技術上可能也存在問題,因為銀行作為一個市場主體,本身需要按商業原則行事,如果指令國有銀行向一些不滿足其風控要求的專案貸款,未必可行。

實際上,如果不是囿於老觀念,政府完全可以用央行向政策性銀行提供長期貸款的辦法,由政策性銀行直接按政府指令將資金注入經濟中最需要資金、具公益性的部分,而毋須借助逐利的商業銀行系統,例如保障房建設、一些公益性較強的大型基建等。這個方法才較為公平,可以在不損害商業銀行利益的情況下,滿足國家對經濟發展的訴求。

由於當前中國面臨經濟發展的幾大舊引擎,遇到各自問題的情況,其中一個較多人贊同的方向,就是由中央政府加槓桿,利用中央政府財政負擔較低的優勢,用擴張財政和貨幣的辦法把經濟快速增長的大勢建立起來,再用發展經濟的「利」,吸引外資和民企的加入。因為過去的經驗反覆證明,民企和外資都是逐利的,用「利」引誘它們加入的效果,遠好於靠宣傳吸引它們。

但是,要想擴張財政和貨幣,卻又必須突破一些理財老觀念的束縛,如:政府要像家庭理財那樣量入為出、「印鈔印不出財富」、印鈔會帶來通貨膨脹等。

把政府理財等同於家庭理財的最大問題,就是無視了政府擁有印鈔機,沒有發揮好印鈔機應有的作用。家庭是沒有印鈔機的,因此家庭負債達到一定水準後,如再增加就有債務爆破的風險,但具信用的政府不會,因為只要欠的是本幣債務,理論上無論多少,政府都可以再印鈔償還,沒有債務爆破風險。

 

財政平衡是手段 谷經濟是目的

從道理上講,為甚麼人民要授予政府可以印鈔的權力?因為人民需要國家組織生產、調配資源、發揮經濟的潛力。也就是說,印鈔服務於經濟,印鈔的目的是搞好經濟。量入為出做得再好,忘記了發展經濟的目的,把經濟搞得奄奄一息,這樣的財政平衡要來何用?畢竟,發展經濟是目的,財政平衡是手段,不能把手段放在目的前面。

風險當然也需要兼顧,如果印鈔印出了高通脹,那也是不行的。

但是以中國現在的情況,印鈔會印出高通脹嗎?顯然不會,首先是中國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大約在75%左右,有較大的閒置產能,印鈔增加社會需求的結果只會帶來產能利用率的提高,充分發揮經濟增長的潛力,而不會造成通脹;其次是中國11月的通脹為負0.5%,說明經濟偏冷,需要加大刺激經濟的力度,如果印鈔增加需求可以溫和帶動通脹,對中國經濟反而是好事。

印鈔印不出財富,理論上當然是對的,因為印鈔機裏產出的只有鈔票。但是這麼說的人忘記了,這個多印出來的鈔票進入經濟後,會帶來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實際財富的增加。所以,盡管是先印錢,但是最後對應的,仍然是社會實際財富的增加,與實際財富增長後再印錢的結果沒甚麼不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當產能已經達到極限的情況下印鈔,才是無效的。

 

毛澤東主席曾說「決定財政的卻是經濟」,確實是高屋建瓴。

2
一月
2024年的中國經濟

中央政府最近連續召開了有關明年經濟的兩個重要會議,先是12月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為明年的經濟工作定調,之後是上周初(12月11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具體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至此,明年中國經濟的大框架已經確立,一些政策已經相對比較確定,另一些政策目前只能看到大方向,仍需具體內容加以細化,會議的部分要點如下:

明年經濟工作的基調已經確定,就是「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這個基調是明年所有經濟工作的指導原則,要貫穿於所有具體的經濟工作中。較之2022年會議的基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今年會議的基調無疑要更積極、更具體一些,既堅持了「穩中求進」總方針,又具體規定了達至總方針的路徑,就是要「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防止用不作為來求穩,必須用「進」和「立」來主動支持穩定。具體來說,就是要高品質發展「在轉方式、調結構、提品質、增效益上積極進取」。

 

 

加槓桿主力 由中央政府承擔

在對形勢的判斷方面,今年會議同樣要更具體一些,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困難的判斷集中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上,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困難的判斷,在需求方面不是籠統地說「需求收縮」,而是具體指出「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在供給方面,不是籠統地說「供給衝擊」,而是具體指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並增加了「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新判斷,不是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很多環節都有問題,而是有某個或者某幾個點卡住了整個迴圈,當然具體是哪個點或者哪幾個點,會議沒有明確闡述,需要認真分析。

財政政策方面,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延續政治局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的表述外,又增加了一些內容,突出了財政資金要投向比較有效益、效果好的地方,其中包括「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可以部分緩解地方政府資金困難)、「結構性減稅降費」(部分特定行業企業將會得益)、「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其他還有哪些領域可能得益尚不明確。又提出「嚴控一般性支出,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就是說地方政府在財政上處於偏緊狀態,以後將成為常態,意味着地方政府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仍將會受到限制。不過地方財政受限的另一面,代表着中央政府將成為加槓桿的主力,因為財政要「適度加力」已經確定,地方政府不加只能由中央政府加。

對比202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財政政策的表述,「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在有效支持高品質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即中央資金轉移給地方,一方面要支持高品質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地方債務風險,含義是地方政府有較大的發展經濟主動地位;但今年經濟工作會議有關財政政策的表述,沒有強調地方的主動地位,可能暗示未來中央政府將承擔更多的刺激經濟責任,由地方作出配合。

貨幣政策方面,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表述與去年最不同的是,去年要求「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今年則要求「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二者之間主要差在匹配「名義經濟增速」還是「預期目標」上,換言之,如果預期明年經濟增長5%、通貨膨脹2%,那麼貨幣供應就要與之匹配,而不是按照現在經濟增速不足5%、通貨膨脹處於負數的實際情況來匹配,其含義就是明年貨幣政策會相對寬鬆。

另一個新提法是要「盤活存量、提升效能」,方向大致是過去在金融系統中空轉的金融資源需要盤活,要讓這些資源能夠發揮支持經濟發展的作用,不過具體如何盤活尚不明朗。如果存量金融資源可以一定程度盤活,新增的貨幣供應又較為寬鬆,那麼明年的貨幣環境可能會顯著好於今年。

 

料幣策寬鬆 續盤活金融資源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強調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這個要求很明顯是希望避免過去曾經出現過的各個部門自行其是所造成的政策合成謬誤,但是具體如何實施,由哪個部門負責評估,又如何與各政策部門溝通,還不清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列出了9項主要工作,有部分內容已經較為具體,可以用以推斷部分受影響行業情況:

在擴大內需方面,會議提出「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說明政府明年基本可以肯定會刺激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的消費,也會用提高各類標準、同時給予一定優惠的辦法,半強制半誘導地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估計汽車業、家電業、設備製造業等都會得益。

 

谷汽車家電 推動縣城新發展

對外開放方面,會議提出「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堵點」,目前外籍人員來華旅遊還受到交通、住宿、支付等方面的一些限制,這些限制其實主要是行政限制,在政府的職權範圍內不難處理。如果可以打通堵點,旅遊業將會得益。

在房地產方面,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注重點是在「保交樓」上,今年會議的關注重點則轉移到「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上,並且強調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這個強調實際上是對過去金融系統忽視民企內房融資需求的糾正,也就是說,明年的民企內房融資環境將會改善,不過如何可以統籌化解內房風險尚不明朗。

在城鄉融合方面,會議提出「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縣城有望成為中國經濟一個新的增長熱點。

綜合以上內容,明年中國經濟基調將較今年更加積極,財政溫和加力將主要由中央財政承擔,貨幣環境將較今年寬鬆,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緊張情況將有所紓緩,電動汽車、家電等繼續是消費刺激的目標,境外旅遊有望改善,縣城將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