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7
十一月
这问题那问题 「无钱」才是大问题

 

「感觉香港商场里人少了,餐厅也没有以前热闹,好像冷清了很多。」一个久未来港的朋友见面聊天时说。 「内地比香港如何?」我问他,「也不太好,前不久我去我家附近一个卖工艺品的专业市场,几十万平米的市场,没见多少客人,比以前差远了。」他回答。

「房地产市场有些好转吗?政府最近出台了不少放松政策。」我继续问;「没见什么起色,一般的市民基本都对买房没啥兴趣了。」他说。

一般人对经济的体感偏冷,这恐怕是一个普遍现象,政府发布的宏观经济资料则相对要乐观一些,例如中秋国庆的旅游消费资料都较预期为好;9月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数CPI和反映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格指数PPI虽然同比持平和下降,但同上月比都略有上升,说明需求略有改善;进出口资料也是同比略有下降,不过如果剔除节假日影响,还略有上升。

美续遏华 外资流走民企谨慎

然而尽管宏观经济资料较一般人的感受为佳,但经济形势离开较好复苏仍有相当距离,需求不足、信心低迷的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都遇到一些问题,出口受美西方打压、以及美西方内部高通胀影响,前景不明朗;投资面临民企信心不足、普遍躺平的问题;消费则受资产价格下跌、经济压力较大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消费降级现象。

从宏观角度观察,政府刺激经济效果不够明显,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受地缘政治影响,外资外流增加。因为美国为了打击中国经济,从政治、政策到舆论都在强迫、鼓励和诱导资金离开中国,例如推动产业链外移,宣传中国不可投资等等,虽然中国政府也在大力鼓励外资,部分外资也未必愿意跟随美国的指挥棒跳舞,但总体来看,美国的强迫和诱导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外资总体对投资中国较前谨慎。

外资的情况转差,民企也较谨慎。自政府2021年整顿房地产、科网平台和教培平台以来,相当多民企受到较大打击,财富蒸发相当严重。以香港股市为例,据港交所资料,21年港股总市值最高约为58.7万亿港币,而至2023年6月底,总市值仅约33.9万亿港币,蒸发接近25万亿,占总市值比例超过40%,所以一定程度可以说,香港上市公司和各类投资者等,大约有40%的财富被消灭。一般而言,民企是这轮资产大蒸发的主要受害者,平均40%的财富消灭,对很多民企来说,实际损失要远高于40%,比如内房板块,普遍内房企业股价和其发行的美元债价跌幅超过90%,很多内房投资者的财富十不存一,非常惨烈。

须激活市场 营造可赚钱环境

经过这样严酷的财富消失打击,指望多数民企还像过去经济较为活跃时那样,政府一出政策就积极回应显然不大现实,胆量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民企老板普遍选择躺平,失去了冒险、积极进取的勇气。当然,在财富大蒸发之下,手头没钱也是造成勇气不足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不敢再输了。

外资流走,民企躺平,过去发展经济的主力之一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低迷、卖地困难的背景下,也是自顾不暇。在最富庶的珠三角地区,一些地方的公务员已经有一段时间四折支薪了,还要倒追几年的奖金。可以想见,连工资都无法足额发放的地方政府,还有多大的财力和资源可以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

如果曾经的发展经济主力地方政府、民企、外资都一起躺平或无所作为,要想经济能有较好的表现自然困难重重。因此,必需要想办法重新鼓足它们的勇气,帮他们卸掉包袱,然后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经济有较理想的发展。

可是,要怎么做才能再次鼓起它们的勇气,让它们再次积极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呢?较有效的办法恐怕是对症下药,针对性地解除它们的限制或顾虑,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地方政府的主要约束是财政约束,地卖不出,没钱了,所以无法投入资源发展经济;民企的信心和财富都有问题,不过民企的信心问题实际也是财富问题,因为财富蒸发了导致没信心,如果能赚到钱,财富可以恢复增长,信心自然就会有较好恢复;外资则有两面性,一是一定程度受地缘政治和美国的干扰影响;二是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只要中国市场可以赚到钱,外资一定会不理政治干扰而重投中国,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

要想解决财政约束和营造一个可以赚到钱的市场环境,在中国现在的情势下,都需要钱。不重组地方政府债务和让房地产市场恢复流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就很难消除,也就无法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不解决资产市场面临的沉重压力,投入资金形成一个有赚钱机会的健康市场,就无法吸引民企和外资的积极投入。

中央财政资金 对症下药3路径

由于目前中国唯一有能力进行重大资金投入的主体只有中央财政,因此,中央财政是否大量投入资金是短期能否启动上述几个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关键。只要中央财政大规模投入,不管投向哪里,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正面效果,当然,投入路径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会存在差异。

目前市场提及的中央财政投入资金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成立平准基金买入股票;二是投入长期资金买入内房过剩房地产,将之转为保障房,打通房地产的淤堵状态;三是重组地方政府债务,恢复地方政府活力。

三条路径的效果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条路径可以即时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并通过活跃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改善经济的基本面;第二和第三条路径则是通过打通困扰经济的债务链条,改善经济的基本面,并在基本面改善的基础上进而改善市场信心。

从经济逻辑看,通过改善经济的基本面,进而改善市场信心,逻辑更通顺、实现的确定性更高;而通过提振市场信心,进而改善经济的基本面,在实现的时间和效果上,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相比较而言,第二第三条路径可能较第一条路径的费效比(投入费用和产出效益的比值)更高。

但是不管怎么说,宏观而言,困扰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无钱」,只要中央财政肯大量投入资金,即使有点路径偏差,都是对症下药。

10
十月
减辣助稳市场信心 惟难扭楼市弱势

香港楼市从年初至今,大约走了一个∩型,年初因为憧憬「复常」后经济迅速好转,楼市走了一波升势,至4月初涨幅大约有7%(根据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计算) ,不过到9月下旬,年初以来的升幅基本化为乌有,而且从趋势看,楼市持续走弱的可能性相当大。

根据物业代理提供的十大蓝筹屋苑周末交投数据,自5月以来,交投持续在低位震荡,9月下旬的周末(23、24日),十大蓝筹屋苑仅录得2宗成交,为2022年7月初以来新低,说明楼市气氛相当清淡。

楼市气氛不佳,部分原因与美国持续加息,供楼负担不断增加有关,但更重要的,恐怕与香港经济前景不够明朗有关。

今年以来,香港经济的各主要环节普遍复苏乏力。经济支柱之一的金融业,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较疫情时更差。根据港交所资料,2022年港股日均成交额约为1,249亿;而今年首8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金额仅约1,120亿,较去年平均水平下跌约11.5%;单计8月,港股日均成交金额约1,018亿,较去年平均水平下跌约22.7%。

 

 

港缺资金人才 楼市难免低迷

 

融资情况也很不理想,今年1至8月,港股首次上市(IPO)集资额仅约208.1亿,较去年同期下跌64.3%,IPO的排名跌至全球第8位,不仅低于内地和美国,也低于阿联酋的阿布达比证券交易所(ADX)、印度交易所(NSE)和印尼交易所(IDX);股市的集资总额仅约890亿,较去年同期下跌47.2%。

香港雇用员工最多的贸易与物流业,情况也不好。今年1至8月,不论进口还是出口金额都持续下跌,唯一令人稍微安心的是,8月的进出口按年下跌的比例较前几个月显著收窄,希望是香港进出口业快将恢复稳定的信号。

旅游零售业也遇到相当大的挑战,虽然内地游客在两地通关后快速恢复,8月内地访港旅客数已达约344万,约等于疫情前2018年8月访港人数的71%,不过旅客的消费模式却出现明显变化,从过去的爆买式「购物游」变为现在的打卡式「深度游」,消费金额大为下降。同时,本为香港经济复苏主要动力的内部消费,却在通关后出现了部分北移迹象,相当多香港市民热衷于在假日北上内地消费。以最近的国庆黄金周为例,9月30日是假期首日,结果截至当晚9点,共有约32.2万内地游客来港,却有约50.3万人离港,离港人数远多于来港人数,说明北上消费的动能相当炽热。

房地产本质上是一个主要依赖本地资金的行业,因为房屋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可以出口赚钱。用通俗的话讲,房地产是一个「塘水滚塘鱼」的游戏,其价格高低或市场是否兴旺主要取决于本地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房地产是本地财富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创造方式。若本地经济兴旺,大量资金、资源和人才汇集,房地产自然就蒸蒸日上;相反,若本地经济疲软,各行业赚钱艰难,社会缺乏财富,无法吸引足够资源和人才流入甚至资源外流,房地产就难免低迷。

 

欠信心 「刚需」也难转有效需求

 

也许有人会说,香港地少人多,有颇多的所谓「刚需」,因此房地产市场有较强支持。依房委会公布的公屋申请情况,截至2023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约为5.3年,远高于政府的3年轮候时间目标,说明房屋供应确实较为紧张。但供应偏紧只是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面向,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或对经济前景、自身工作和收入有足够信心,潜在的「刚需」可能不会转化为有效需求。 5月以来香港楼市价量齐跌的疲弱表现,足以说明经济前景对楼市的影响较是否有大量潜在「刚需」更大。

香港限制楼市购买力的「辣招」自2010年开始分步推出,在2016年「加辣」提高税项,目的是为了在经济前景正面、外地资金涌入的情况下保护本地居民的置业需求。但时过境迁,现在香港的经济环境远较当年恶劣,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经济前景不够明朗、部分人才外流的情况下,楼市的购买力大为萎缩。股市、楼市不景气,已成为拖累香港经济的主要风险。为了减轻经济面临的压力,稳住楼市而不是任由楼市跌入熊市给经济添压,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中美博弈加剧 削弱港桥梁角色

 

从根本上来说,香港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需要香港经济重拾发展动力。香港近几十年楼市持续走强的背后,有赖于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的经济持续快速成长。不过,由于美国无法容忍中国的持续成长,中美博弈加剧,香港变成中美博弈前沿,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后扮演的中西桥梁、外资进入内地跳板的角色,近年来已经大为削弱,香港必须寻找新的定位,例如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发展等,才可能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为楼市的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对香港楼市来说,找准香港新的定位,调整结构,重拾发展动力固然是治本之策,但需时较长,对纾缓眼前的经济困难未必有太大帮助,因此考虑一些短期容易见效的政策,对于增强市场信心,改善市民情绪还是有益的。

 

​减辣非撤辣 平衡利益弹性做法

 

对于限制买楼的政策「减辣」,短期应对楼市有些刺激,可以一定程度减轻买家入市的成本,起到活跃市场的作用,虽然长期的效果未必很大,但政府「减辣」这件事本身,可以显示政府关心经济、尽力维护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度,也部分响应了市场关切,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也有些意见认为应该一步到位「撤辣」,完全撤销辣招,不过考虑到即使完全「撤辣」,也未必可以扭转楼市的下跌势头,而且一次将子弹打完,对于市场信心也未必有利,加上虽然目前楼市不景气,但绝对价格仍然相当高,市民心理也未必适宜全部「撤辣」,因此适当「减辣」而非完全「撤辣」,可能是一个较能平衡各方利益的弹性做法。

此外,今年2月的财政预算案明确将重推「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对于吸引资金流入香港有一定作用,不过至今未见具体内容,如果计划可以尽快落实,相信对于活跃香港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会有些说明。

理论上,尽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既可以一定程度短期拉动香港经济,也有助于香港加快融入大湾区,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举措,不过发展北部都会区规模大、情况复杂,涉及到的利益、法规繁多,想要加速发展,尚需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努力。

22
八月
在丛林生存 要按丛林的规矩办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丛林,在丛林里,弱小是原罪,是要被猛兽吃掉的。因此,要想在丛林里生存,就要按丛林的规矩办。丛林规则第一条,就是要足够强大;如果不行,那也要扮强大;千万不能露出破绽和伤口!

 

练内功壮实力 勿露破绽伤口

强大的猛兽例如狮子、老虎,是丛林天然的王者,享有对其他弱小动物生杀予夺的权力,基本没有东西可以限制它们,但是也要小心不要受伤,在丛林里,受伤是一件危险的事。看看海中霸主鲨鱼,一旦露出流血的伤口,生命就进入倒计时,很快就会被其他鲨鱼分食。

普通动物在生存博弈中一般怎么做呢?常见的就是扮强大,大猩猩与其他动物争斗时的标准动作,就是站起来双手擂胸,尽量让自己看起来高大威猛一些;公鸡打架就是没打先炸毛,让自己看起来更大一些等。总之,就是用各种手段让自己看起来比平时更大、更厉害一些,以吓阻对手。

丛林规则第二条,就是丛林只尊重强者,拥有尖牙利爪者之间轻易不会以性命相搏,除非面临生存危机。所以,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猛兽猎杀食草动物,却很难看到狮子老虎等猛兽之间的争斗;其次,足以给猛兽造成伤害的大型食草动物,例如大象、犀牛等,猛兽也不敢轻易招惹它们,也会尊重它们的利益。这条规则的引伸含义就是:要想在丛林世界获得各方的尊重和平等对待,靠示好、哀求是不行的,要靠练好内功、拥有强大的、足以与强权抗衡的实力。

美国整体而言,就很好地践行了丛林的规则。虽然美国本身很强大,是世界的超级强权,但是美国对自身可能暴露的弱点,是反应非常迅速的。例如美国过去一段时间遇到的几次重大冲击,像雷曼兄弟倒闭引发的金融动荡、新冠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打击、以及最近的美国中小银行因持有美国长期国债大幅贬值引发银行危机等,美国政府和联储局每次都能及时快速应对,迅速用联储局提供的金融支持稳定局面,很好地保护了自身的伤口,恢复了起码表面的强大。

刺破地产泡沫 须速处理减震荡

与美国相比,中国却常常被视为没有按丛林的规则办事,忽视了丛林规则的重要性,在中美博弈中一定程度陷入被动。例如疫情以来刺激经济的过程,就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中国用激烈手法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整顿科网平台秩序、打击教培平台,并对所造成的经济损害不加保护,就不符合丛林的第一规则「扮强大」,在世界丛林里,不强大者尚且要用各种手段扮强大,掩盖自身弱点,以避免有心者觊觎。不见有本来没有伤口,可是却偏偏要弄伤自己然后暴露给外界者。中国的经济结构长期以来存在一定问题,应该解决。可是如何解决却并非只有强行打击一条路。如果纳入丛林视角「千万不能露出破绽和伤口」的考量,更佳的处理方式应该用冷处理、逐步解决,不要引起经济明显动荡的办法,而不是用热处理、刺破泡沫的激烈做法。

其次,刺破泡沫、引起经济的巨大负面反应后,按照丛林的规矩,应该要尽快止血、处理伤口,不要让伤口长时间暴露,引来外界的嗜血猛兽。可是中国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似乎总是落后于形势半拍,不能起到尽快稳定经济、修复损伤的作用。而在可以用放松政策、鼓舞信心解决问题的时候,放松的力度和节奏都不足,使得问题扩散;在问题扩散、无法单靠放松政策、鼓舞信心解决问题时,又不积极动用央行的金融力量来稳定市场,导致问题越变越大,令市场信心尽失,严重打击了一向相信政府的社会中坚力量。

第三,当前内地市场主体和外资,对经济前景和政府刺激经济政策的信心都极度低迷,设想依靠外资和民营经济来支持经济困难重重。根据丛林规则二,丛林只尊重强者,反过来就是说,在你证明你的实力前,不会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要想获得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追随和支援,政府恐怕需要先主要依赖自己的力量扭转经济的下滑势头。

当前的主要问题,虽然已经由之前个别内房的一个点,扩散到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但根子无非是因为内房资金链条断裂,风险循债务链条不断扩散造成的。债务链条不断地将更多原本正常经营的市场主体卷入,影响了市场信心和预期,使得原来单纯的资金链问题,变成了现在的债务、信心、需求互相影响的复杂问题。只要抓住债务链这个根子,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

 

 

近日,内地有官媒喊话对「化解房企债务风险要有定力」,其核心要点是要市场耐心等待各项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显效。不过,考虑到内房债务危机2021年爆发以来,市场已经等了超过2年,结果是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雷越爆越多,再要求市场有耐心说服力不强。因此,恐需采取更快见效的办法才能恢复市场信心。

近月的经济资料也显示,经济正在加速放缓,稳定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急迫性,可以考虑先稳住市场,才徐图各项支持政策显效的两步走对策,先救急,再转型。要想迅速稳定房地产市场,央行向市场注入资金必不可少(美国的救市经验也显示,美联储的金融支持是关键因素),可行的办法如央行通过政策性银行定向贷款大量收购过剩房地产转做保障性房屋,或者加大对内房企业的金融支援力度、担当最后贷款人等。

 

先救急再转型 防外力趁火打劫

对于市场多次呼吁通过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的建议,有官媒表示反对,认为「成本太大,在我国根本不可行。」、「假如每人发1,000元现金,则需要约1.4万亿元,但这对刺激消费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其核心观点是财政负担大、效果不确定。实际上,市场普遍建议的是发消费券并非现金,消费券无法储蓄,只能限时消费,刺激消费的效果相当确定。

据专家测算,消费券的乘数效应约为3,基建的乘数效应略高于1。就是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约为基建的3倍。假如发14,000亿消费券,规定半年用完,每次消费可以使用30%,等于自带3倍杠杆,14,000亿的消费券就会带来52,000亿的消费,再考虑消费的3倍乘数效应,其创造的经济贡献约为15.6万亿人民币,超过GDP的10%,必将极大地拉动经济增长,有望一举扭转中国经济需求不足的现状。

中国经济复苏遇到较大阻力,一定程度恶化了中美博弈过程中方的态势,要想改变被动局面,从根本上讲,需要推动经济尽快走出当前的疲弱状态,先救急,稳住阵脚,再徐图转型。如果只关注转型,任由经济失速下行,经济可能在外力的趁火打劫下,进入更艰难的境地。

3
七月
港股可能已步入三季度的大反弹

 

近两年来,走势偏弱是港股的常态,不仅弱于美股、同样弱于内地A股。弱势的原因很简单,五行缺水,或者一言以蔽之,缺钱。

因为香港本身的经济规模很小,去年只有不足3万亿港元,而港股规模很大,接近40万亿港元,以本地小小的经济规模去支援大大的港股,形象的说法就是小马拉大车,车太重,小马拉不动。

过去本地资金不足以支援港股的情况也存在,不过在中美关系尚好的时期,香港资金不足可以有大量的外资弥补,所以,本地缺钱对港股的影响相对有限。但现在中美交恶,外资改流入为流出,内地资金流入港股的速度又追不上,于是问题凸显,港股也就越走越弱。

在港股缺钱的结构性弱点有根本解决方案前,港股走入持续牛市的难度不小,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会维持一个牛短熊长的走势,简单总结就是:在缺乏消息时,市场一般以走弱为主;在政府有刺激政策时,股市常常从低位出现急速反弹。回顾过去两年的港股走势,大致都符合这个总结,港股每次的大反弹,往往都是受政策刺激影响。

假定这个总结现在依然有效,根据各方面消息和经济资料,中国政府很可能在近期或者6-7月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根据过去经验,政府的刺激政策往往可以带动港股出现较大反弹。近日港股走势已显出一些不寻常,例如正常情况下,成交低迷说明观望气氛浓厚,往往代表着市场走弱。但近日情况恰恰相反,一面是港股成交不断萎缩,一面是恒生指数稳定向上,与常见形态差异很大,说明有些影响港股走势的因素发生改变。

港股应弱不弱说明市场有转强可能,媒体报导中国政府即将推出新一轮刺激措施说明港股有转强的理由,所以,港股很可能已经步入三季度大反弹的轨道,并随时可能因刺激经济的消息公布而加速。

3
七月
中国革命遗产是中国发展长期动力


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可以持续吗?这不仅仅是大众关心的一个长期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关系到民众对中国崛起的信心、大国博弈、未来世界前景等重大利益。

一些人基于对美国的信心而否定中国崛起的必然性,认为中国永远无法赶上什至超过美国。在这些人眼里,美国有源自制度的两大优势,可以保证美国在长期的与中国竞争中取得胜利。

优势一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主国家有较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这个现代迷信,社会上相当多人对民主制度的盲目信心实际上是西方主流舆论长期洗脑的产物,既不科学也缺乏事实根据。

比如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假设这个以选举为特征的民主制度较之其他制度有明显的优越性,为什么自古希腊已降,民主制度长期都不是西方政治制度的主流?
认为民主制度有较强纠错能力者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如果这个总统做得不好,或者所做所为有损国家利益,我们可以在下次选举选掉他。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在现实中所见,却不是那么美妙。因为现在选举中常常见到的,就是两个候选人都不令人满意,或者说是差不多的两个烂苹果,那么张三换李四就能解决问题的设想,实际上根本行不通。更常见的反而是不管张三换李四,还是李四换王五,问题照旧。

比如美国攻打伊拉克就是靠谎言开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可这场2003年开始的战争,到最后美国2021年撤出伊拉克,历时18年,期间换了多位总统,未见有谁来纠正这个巨大的错误。可见这个有较强纠错能力的假设不过是一个空想,根本不是事实。

优势二是所谓民主制度下的民众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因为民主制度不限制人民的思想,而活跃的思想是创新的基础。按照这个逻辑,被美国定义为威权国家的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应该永远赶不上美国,因为自由创新的思想基础不如美国。

不过事实上,首先把中国定义为威权国家这个帽子就戴帽错了;其次美国这个自由民主的灯塔,并不是不限制人们的思想,美国也有政治正确,比如支持乌克兰、打击中国、同性恋、少数族裔等,都是不容质疑的。此外,中国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突破、领先,本身就证明这个「民主制度下的民众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的臆断根本没有事实基础,不过是一个想当然的幻觉。

比如华为的5G技术,美国就没有,总不能说华为偷取了美国不存在的技术吧;再如不久前美国务院委托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简称ASPI)调研的一份报告称,ASPI追踪调查的44项技术领域的研究方面,包括国防、太空、机器人技术、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慧、先进材料和量子技术等多个领域,中国科学院有37项领先于美国。即使这份报告未必准确,但中国在科技领域正全方位逼近美国并在个别领域开始领先的势头,却无法被否认。

有些人则认为近几十年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是因为具备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制度、组织、成本、教育、储蓄等方面的优势,其中最为社会主流所熟知并被相当多人接受的观点,就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主要是向美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开放),具体来说主要是两条:经济上出口导向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很明显,美国主流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因为美国近年打击中国的最重要的两个方向就是:对中国产品加税和限制高技术流入中国,就是想同时打断中国产品的出口和先进技术的引进。

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中国崛起未必可以持续,因为美国随时可以打断中国崛起的路径,对他们来说,中国崛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的善意,如果美国没有善意了,中国的持续崛起就会遇到困难。

这种观点在经过中美2018年以来贸易、科技、金融战的实践检验后,基本可以证明错误。因为贸易上,美国越打压,中国对美国的顺差越大,完全看不到关税打压的作用;科技上,美国全力打击华为、限制中国晶片行业发展,结果华为业务大致稳定,中国的晶片自给率大幅提高,美国的科技围堵,更像是损失市场、逼中国科技自立的无奈之举。中国崛起的势头没有被打断。

什么才是中国崛起的底层逻辑?在笔者看来,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革命留给中国的遗产,才是推动中国持续崛起并无可阻挡的真正力量。

择要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为现代中国留下了4项重要遗产:

首先是社会制度,中国现行的社会制度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大幅减少了征地的不确定性。长期引领中国发展的各项产业政策,就是在这样的制度基础上形成的。

其次是平等,中国革命扫荡了封建等级制度,带来了社会底层、特别是妇女的翻身解放,通过普及教育等,为社会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可以参与国家建设铺平了道路。屡屡被人赞赏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就是社会平等的成果,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如幼时家境贫寒的华为任正非、比亚迪王传福、女企业家格力的董明珠等。

第三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是中国革命带给中国人民思想上的最大改变。在中国革命之前,中国的主流思维方式是跟随儒家经典,在中国革命之后,「实事求是」成为中国的标志,取得巨大成就的「改革开放」就是从「实事求是」开始的,「实事求是、唯物辩证」这套科学思想方法带给中国的最大贡献就是,每次在重大抉择时刻,中国几乎总是能找到那条正确路径。

第四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后形成的超强学习能力,可以不受限制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快速反覆运算,用远超他人的速度发展。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如华为、比亚迪,都是从仿制国外产品起步的,但是凭着超强学习能力、快速反覆运算,用几倍于竞争对手的速度持续发展,终于后来居上、在产品和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今天中国有一个可以集中全国力量于一点的制度基础,有一个可以让全国人民都可以发挥才智的平等社会基础,有一个可以不断做出正确选择的科学思想方法,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加上全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努力,这才是中国崛起的底层逻辑,也是任何美国的打压都不能抑制的真正力量。

中国发展的长期动力源于自身,就意味着经济超常规发展可以持续。但是经济长期向好的良好势头,并不必然代表着短期经济发展一帆风顺、没有波折。实际上,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压力就有加大迹象,需求迟迟未见显著复苏,民众和民营企业对于经济前景的信心低迷,如果中央政府没有较大力度的刺激经济措施推出,经济疲软的情景就可能继续甚至恶化。

17
五月
经济似好非好 港股缺乏方向

近段时间,政府公布的经济资料大致处于一种还可以,但又不是很好的状态,凸显经济面临的压力还没有消除。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并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据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资料,CPI同比按年上涨0.1%,按月则下降0.1%。而反映企业成本变化的PPI更弱,PPI同比按年下降3.6%,按月下降0.5%。

 

从4月资料看,中国不仅完全没有通胀压力,如果只看月度变化的趋势,甚至有通缩的可能,物价月度比较已经出现负增长,企业的出厂价格则按年按月比较都出现下跌,说明物价面对的压力相当全面,供过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当然,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恢复性增长之中,通缩成真且持续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经济不够热、需求不足的情况也要高度重视,以免经济复苏的势头被打断。

 

海关总署公布的4月进出口资料也佐证了内地需求不旺的论断,以美元计算,中国4月出口同比增长8.5%,延续了一季度的出口强势;进口则下降7.9%,弱于预期。一般而言,由于进口商品主要用于内地的消费,进口转弱说明内地需求转弱。

 

进出口资料里表现最为出色的首推汽车,4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同比增长195.7%,出口量增长148.0%,增速都较一季度进一步加快,而且显示出量价齐升势头。特别是新能源汽车,4月出口数量达到9.1万辆,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1028.5%,月度比较也增长29.4%,占乘用车出口量的31%,显示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不过,虽然经济中存在一些出色的亮点,但就整体层面而言,需求不足拖累经济的情况还广泛存在,个别行业的靓丽表现,还没有或者还不足以带动经济的整个面,要想达至经济的全面复苏,尚需进一步努力,特别是要在提振需求上下功夫。

 

提振需求有待发力

 

简单来说,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二:首先是房地产市场尚未出现明显好转,由于房地产牵涉众多的上下游产业链,又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房地产不景气直接影响了上游的钢筋水泥、下游的装修建材家电等行业,削弱了家庭财富,打击了消费信心。地方政府的财力捉襟见肘又影响了地方各种支出,拖累需求;其次是三年疫情消耗了普通人家庭的大量储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下跌又破坏了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大白话说就是资产和现金都缩水令家庭的财务状况恶化,家庭没钱自然会减少消费、影响需求,需求不振又令到民众对未来的信心不足,于是消费更加保守,甚至在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减杠杆或者提前还债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需求的低迷。

 

中央在2021年就提出了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也出台了多种政策力图刺激需求、改善预期,不过由于疫情带来的重大压力,政策未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直到4月的政治局会议,中央的判断才改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就是说,在中央眼里,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三重压力略有好转,但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从影响消费的因素看,由于房地产资料至今仍时好时坏,复苏势头不明显。增加家庭收入、修复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也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因此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带动需求自发反弹短期效果有限,要想快速扩大需求,可能还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刺激。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可能预示着中央下一步将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互相配合,共同发力刺激需求。

 

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启示

 

5月份以来,内地已经有多家银行集体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利率纷纷下调25到30个基点不等。另据媒体报导,近日内地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对于通知存款利率,国有大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1个百分点,其他银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2个百分点。

 

降低存款利率,对于储户而言就是降低银行存款的吸引力,鼓励储户更积极地去投资和消费,有利于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同时也可以降低银行的成本,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属于用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刚刚公布的4月金融资料显示,虽然贷款增长不如预期,不过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元人民币,有可能代表着资金离开存款开始流向投资和消费方向。

 

如果当前刺激需求的货币政策之一是通过减低存款利息,希望将部分资金驱离存款用于投资和消费,那么可能未来与之配合、共同刺激需求的财政政策也值得期待。由于财政政策具备精准导向的特点,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将资金用到急需的方向,因此针对当前制约消费较明显的几个痛点,例如居民消费资金不足、房地产拖累、地方政府债务过高等方面,都是财政政策可以发力的方向。

 

截止到目前,内地的经济发展较前有一定改善,不过改善的幅度有限,需求不足的问题继续困扰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港股的投资者一方面由于经济前景还有一定不确定性,因而较为观望,另一方面又对政府进一步刺激经济抱有憧憬,对后市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反映在股市走势上,就是似弱不弱、缺乏方向。

10
五月
保卫美元损害经济 美股后市不乐观

美国形势已经到了必须在保经济还是保美元这个两难中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拖延的空间已经基本被用尽。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美国选择保卫美元,那么相应的政策选择就是:最低限度将保持高息一段较长时间以打击通胀,维护市场对美元信心。其次,有较大可能拜登政府将被迫接受共和党缩减开支的要求,在提高举债上限的同时限制以后的赤字,为美元霸权续命。如果未来美国政府为了财政持续被迫缩减开支的话,美国经济就将遭受中小银行危机和紧缩开支的双重打击,陷入衰退或者滞涨。换句话说,美国经济的前景相当不明朗,基本面正在恶化,美国股市不易有好表现。

 

长期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和保持美元币值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向世界提供了海量的质优价廉工业产品,造成了发达国家(包括美国)的通货膨胀持续处于低位,使得控制通胀在美联储货币政策中的受关注度大大降低。可以说,美联储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不必太多考虑通胀或者美元币值稳定问题,而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支持经济、保障全面就业方面的。

 

忽略自身长远利益

 

但是,好日子终有尽头,一家独大的美国在缺乏制约的情况下,行事越来越不考虑他人和长远利益。为了打击中国,前总统特朗普时代开始与中国开打贸易战,现任总统拜登政府又积极推动产业链离开中国,结果造成了商品成本的大幅上涨,令长期低迷的通胀开始死灰复燃。


为了打击俄罗斯,美西方又怂恿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间接引爆了俄乌冲突,俄乌冲突和美西方对俄制裁引起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巨大混乱,廉价俄罗斯能源从西方国家市场的消失推动了全球能源价格的急剧上涨,给本已高企的通货膨胀再添一把火,令美西方的通货膨胀完全失控。

 

美西方对俄金融无底线制裁的极端措施也带来了超出其预计的后果,因为将俄罗斯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冻结俄罗斯外汇资产等极端行动,不仅仅是伤害了俄罗斯,这种将美元武器化的做法,也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唇亡齿寒,担心会在将来与美国的争议中遭受美元武器的攻击,导致全球掀起了一轮离开美元系统或者说去美元化的浪潮。各国纷纷寻求用本币或者替代货币(例如人民币等)交易,以绕开使用美元,回避被美国制裁的风险。

 

拖延空间已用尽

 

从现在的形势看,美国面对的局面与早年已有根本的不同,过去美国基本不必担心通胀和美元地位问题,现在高通胀和去美元化已经变成了美国政府制定财经政策时必须考虑的客观限制。


择要而言,美国现在面临三个互相牵连的问题亟待解决,形势已经到了美国必须在保经济还是保美元这个两难中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拖延的空间已经基本被用尽。

 

第一个问题是高通胀。虽然通胀较高位略有放缓,但仍在高位徘徊,其中4月通胀指数(CPI)上升5%,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高通胀持续的形势要求美联储继续加息或者保持高息以压抑通胀,以保卫美元购买力。

 

第二个问题是美国经济走弱的迹像越发明显。美联储急速加息对美国金融系统的负面冲击已经开始显现,近期接二连三有中型规模的银行暴雷,出现危机,说明美国中小型金融机构的问题广泛存在。

 

理论上,美国在公开市场发行的20多万亿美元的国债,在大幅加息后必然产生巨大浮亏,平均10%的债券价格下跌就会产生超过2万亿美元的浮亏。限于资本规模和系统重要性,这个浮亏对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威胁远大于大型机构。因此,储户出于风险的考虑,离开中小型金融机构将资金转移去大型银行,是相当理性的避险选择,不会因为美国政府推出的短期存款保障政策而改变。也就是说,中小型银行将在一段较长时间内面对资金流出资本状况恶化的双重压力。由于中小银行主要服务中小企业,中小银行财务状况的恶化必定会影响其贷款能力,造成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广泛收缩,破坏美国经济的增长基础。

 

第三个问题是大量国家去美元化可能导致美国的金融循环出现危机。美国的金融循环有效运转,一定程度依赖于美国国债市场的有效运转。因为美国是一个财政长期赤字国家,其社保、福利、医疗、利息的等刚性支出,已经基本耗尽了联邦财政收入,维持国家的日常运行就需要举债,举债就需要政府发行的国债在国债市场卖得出去。一旦国债卖不出去,那就意味国家无法筹集维持日常开支的资金,必定要出状况。

 

高通胀和去美元化威胁美元国际地位

 

但是现在举债遇到两方面困难,首先是美国国债已达上限31.4万亿美元,如果国会两党无法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美国就会因无法发债而导致债务违约。其次是即使美国可以提高债务上限,但是像俄罗斯、中国等一大批以前的美债持有国都在减持甚至清空美债,越发越多的美债又是否可以找到足够的买家?如果买家不足导致美联储被迫下场去买国债,那美国就变成了一边放水一边收水的精神分裂,既无法压制通胀,也无法支持经济。


高通胀和去美元化都威胁美元的国际地位,去美元化是直接威胁,高通胀会带来全球对美元保值能力的信心下降、逐步逃离,是间接威胁。所以,美国面临的问题可以简化为:在美元地位和经济都受威胁,选择保美元还是保经济。

 

保美元的话,就要维持高息打击通胀,同时减少开支、缩减财政赤字,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提高全球对美元的信心。保经济的话,就要考虑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把高通胀放在一边,降息、放松银根,以支持经济增长。由于两个问题需要的政策抉择相反,因此,必须要确定一个优先次序,否则政策将无法制定。

 

保卫美元利益更大

 

比较保美元和保经济对美国的利益大小,毫无疑问,保卫美元的利益更大。因为美元形成今天的全球地位,是美国二战胜利获得的长期果实,美国利用美元的全球地位,在战后几十年时间里,攫取了巨大的利益,一旦美元失去全球地位,美国的霸权将遭受永久性的巨大损害,祸延子孙。经济总会有波动、总会时好时坏,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永久性地损失长期的巨大利益,怎么看都不会对美国有利。


两害相权取其轻,美国已经受客观条件限制到了必须在两个不利中,选取一个损害较轻的选择的时候,相信美国选择保卫美元的机会较高。如果美国选择保卫美元,那么相应的政策选择就是:最低限度将保持高息一段较长时间以打击通胀,维护市场对美元信心。其次,有较大可能拜登政府将被迫接受共和党缩减开支的要求,在提高举债上限的同时限制以后的赤字,为美元霸权续命。

 

美国中小型银行的暴煲危机,虽然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没有发展成连锁反应,造成大面积倒闭,但是中长期的负面影响却无法消除。中小银行经营困难必定累及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中小企业的广泛凋敝,这个负面影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逐步浮现。美国的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接近一半的产值和雇佣了接近一半的私营部分劳动力,中小企业的凋敝必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如果未来美国政府为了财政持续被迫缩减开支的话,美国经济就将遭受中小银行危机和紧缩开支的双重打击,陷入衰退或者滞涨,换句话说,美国经济的前景相当不明朗,基本面正在恶化,美国股市不易有好表现。

4
五月
内地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刺激方案料陆续有来

近段时间,政府公布的经济资料大致处于一种还可以,但又不是很好的状态,凸显经济面临的压力还没有消除。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并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据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资料,CPI同比按年上涨0.1%,按月则下降0.1%。而反映企业成本变化的PPI更弱,PPI同比按年下降3.6%,按月下降0.5%。

 

从4月资料看,中国不仅完全没有通胀压力,如果只看月度变化的趋势,甚至有通缩的可能,物价月度比较已经出现负增长,企业的出厂价格则按年按月比较都出现下跌,说明物价面对的压力相当全面,供过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当然,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恢复性增长之中,通缩成真且持续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经济不够热、需求不足的情况也要高度重视,以免经济复苏的势头被打断。

 

海关总署公布的4月进出口资料也佐证了内地需求不旺的论断,以美元计算,中国4月出口同比增长8.5%,延续了一季度的出口强势;进口则下降7.9%,弱于预期。一般而言,由于进口商品主要用于内地的消费,进口转弱说明内地需求转弱。

进出口资料里表现最为出色的首推汽车,4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同比增长195.7%,出口量增长148.0%,增速都较一季度进一步加快,而且显示出量价齐升势头。特别是新能源汽车,4月出口数量达到9.1万辆,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1028.5%,月度比较也增长29.4%,占乘用车出口量的31%,显示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不过,虽然经济中存在一些出色的亮点,但就整体层面而言,需求不足拖累经济的情况还广泛存在,个别行业的靓丽表现,还没有或者还不足以带动经济的整个面,要想达至经济的全面复苏,尚需进一步努力,特别是要在提振需求上下功夫。

提振需求有待发力

 

简单来说,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二:首先是房地产市场尚未出现明显好转,由于房地产牵涉众多的上下游产业链,又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房地产不景气直接影响了上游的钢筋水泥、下游的装修建材家电等行业,削弱了家庭财富,打击了消费信心。地方政府的财力捉襟见肘又影响了地方各种支出,拖累需求;其次是三年疫情消耗了普通人家庭的大量储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下跌又破坏了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大白话说就是资产和现金都缩水令家庭的财务状况恶化,家庭没钱自然会减少消费、影响需求,需求不振又令到民众对未来的信心不足,于是消费更加保守,甚至在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减杠杆或者提前还债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需求的低迷。

 

中央在2021年就提出了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也出台了多种政策力图刺激需求、改善预期,不过由于疫情带来的重大压力,政策未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直到4月的政治局会议,中央的判断才改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就是说,在中央眼里,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三重压力略有好转,但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从影响消费的因素看,由于房地产资料至今仍时好时坏,复苏势头不明显。增加家庭收入、修复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也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因此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带动需求自发反弹短期效果有限,要想快速扩大需求,可能还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刺激。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可能预示着中央下一步将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互相配合,共同发力刺激需求。

 

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启示

 

5月份以来,内地已经有多家银行集体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利率纷纷下调25到30个基点不等。另据媒体报导,近日内地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对于通知存款利率,国有大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1个百分点,其他银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2个百分点。

 

降低存款利率,对于储户而言就是降低银行存款的吸引力,鼓励储户更积极地去投资和消费,有利于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同时也可以降低银行的成本,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属于用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刚刚公布的4月金融资料显示,虽然贷款增长不如预期,不过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元人民币,有可能代表着资金离开存款开始流向投资和消费方向。

 

如果当前刺激需求的货币政策之一是通过减低存款利息,希望将部分资金驱离存款用于投资和消费,那么可能未来与之配合、共同刺激需求的财政政策也值得期待。由于财政政策具备精准导向的特点,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将资金用到急需的方向,因此针对当前制约消费较明显的几个痛点,例如居民消费资金不足、房地产拖累、地方政府债务过高等方面,都是财政政策可以发力的方向。

 

截止到目前,内地的经济发展较前有一定改善,不过改善的幅度有限,需求不足的问题继续困扰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港股的投资者一方面由于经济前景还有一定不确定性,因而较为观望,另一方面又对政府进一步刺激经济抱有憧憬,对后市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反映在股市走势上,就是似弱不弱、缺乏方向。

26
四月
内地可考疑派消费券补充现行刺激经济政策

大规模在内地发行消费券以刺激消费、提振消费信心,是一条比较多被提出及的意见也,但有些人不同意,认为是消费券只能单纯的增加消费,不如传统的投资,可以兼具增加当期消费和为未来增加产能双倍重用,主张继续扩大旧路向大投资。事实上,短期派发消费券刺激经济,并非否定投资的作用,也不是要给民间长期投资援助,只是在当期投资拉动效果不理智情况下,对现在行刺刺激经济政策的有益补充。

 

疫情以来地当局不时推出各种刺激政策以支持经济发展,到目前为停止主要的政策路线已经实施了更长的时间,足足够命令政策的成效基础显示,从实施效果的效果看,效果可能弱于期,经济看起来有一定恢复,但离开热起来还有相应距离,一般民营企业观望心情 严重,经济不温不火、开始最后处在一种稻草不留意就可能再度软的状态。

 

如果一把刀从现实中发出,就不应接受过去刺激体验式的路向依靠限制制,需要大胆刺刺激经济更有效的新举反之若果戳在旧路沿线的框里,明明有效有限还继续坚持,股市也难有出色表现。因此,新爪施值得探讨。

 

传统上,内地刺激经济主要依循两条大道根据当时情况推出的一些特定产业支持政策,路一条是投资基金,路向二是放松信用贷款。从成效看,旧路的效益有限。

 

商业模式一,学习外国和香港特区的经验。

 

费用和增值的双重作用,比消费证券的单打激消费优胜。但是,具体到当时的当地经济形势,理论上的优胜,却未必须可以脱当各种条件的制造约转化为现实。起码在实践证明上,内地政府近几年加大投资就没有生产拉经济复苏的理论效果,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

 

从实证的角度看,目前通过投资拉动经济成功不出色的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是工具配回项目的减少,使得找到好项目不易,旧路本身受制。其次是投资项目对社会的正面外部影响有限,拉动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相关行业上,对社会整体的带动不大,群众没有感受到经济升温的气氛。

 

消费券基于具有限制消费的特殊点,相对于利诱民众一定要在某段时间消费。根据香港特殊地区使用消费证券的经验,消费空气变化善本会带来一定的增加消费的乘数反应,对大型当前消费肯定有好处。至于一些人担心民会本应现金消费的部分改用消费证券消费,将节省的现金储备起来,或者由于有消费债券并将远期消费提前到当期进行,只是进行了消费期的调整,实际上未必起到更大消费的作用等,这些担心当然也有道理,但在实证角度,就宏观整体而言,刺痛消费效果是确定的。

 

还有一些人担心长周发行债券会给政府制造债务外债,这些担心缺失根据,因为所有地方发行债券都是短期的而话,都是对短期消费不景气的一种刺激,不存在于长期化基础。

 

债券最主要的作用,是给疲弱的经济一个短期的动力,让经济可以恢复正常运行。就像汽车加速必须大力踩一脚油门、心停跳时必须给电一次,在非常正常状态下,不取消取非常正常的砍施,不给一个比较强的刺激,而仍然按正常的情况处理,效果肯定宜善。给予短期刺激,让经济回到正常状态,可以依靠内生动力运行,才是更有效的方法。

 

商敦二,派发消费券会不会引通恩?

 

反对发行消费券的人经常引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说你看美国疫情期间大派现金,现在不就高通炫了吗?券,一定会引发高通气。

 

理论上,派发消费券或印钞并不确定会引高通炫。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政府发行1元钞票,企业生产1元商品,商品价格就是1元;如果政府发行2元钞票,企业还是生产1元商品,商品价格就会变成2元,就会有高通炫;如果政府发行2元钞票,企业递增到2元商品,商品价格格还是1元,当然没有高通烧。

 

所以,影响通俗现实有两个方面,发行的票据以及生产的商品,当这两个方面同步增长时,其现实上没有通俗。真正当的传播热发生时,是提供不应求、只增票不增值商品,美国的通热,就好比这种情况。

 

美国由于产品空心化严重,产品不能足,增发的钞票足够的商品对应,是产品产生了高通炫。这个例子并不适用于国内,因为内地的现实与美国刚好相反,美国是生产力不够内地则是产能过去,美国是钱多亏应商品,内地则货多亏。商品同步增长,不会引发高通烧。最近公开的今年3月创造2020年6月至最大跌幅,明示反响提供应过物、求不得足。

 

商楷三,如何建立立信心?

 

首页但很明显经济刺激到现在,民众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仍未有显着好转。

 

一般人形成预期的规律,是将现在和过去一段时间的情况做简单的线外推。简单来说,如果没有特别原因的刺激,一般就会假定现在的情况会持续好,好的就会持续好,差就会继续差。

 

在这个发表下,如果现在经济表现一般,又没有看到有重大有利条件发生,正常情况下就会预测未来经济表现仍然一样。想改变这个对未来心意不够的预期,就要先让经济热起来,如果经济可以持续持续一段时间,民众很可能就会依据比热的经济状况简单外推,认为是未来的经济情况也不会错,相信心不满足的情绪就可以明示改变善。

 

从这个意思上讲,消费券等的短期强力刺激是有益的,因为短期强力刺激可以构成一个短期较旺盛的经济状况,这个基础有利于民间造型对未来的音乐展希望,而音乐展造型形式形成后,费用行为就可能改变,市场的需求就可能更好恢复,各项刺激政策的效果也才容易改变得更好。

 

商模四,在未来预期好的时候,放松信用贷款刺激经济未必有效。

 

传统的刺激经济路向之一个是放松信用贷款,简单认为贷款增加了,经济活动就会上升,经济就会向好的。这个发送表情界面上没有错误,但现在实际上,没有对未来的音乐发展的期待,表面的贷款上升,不过是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循环的假象。比起近月的内地金融数据,虽然贷款上升较快,但同时存款在也快速上升,说明出于风险或对未来信心不足的考量,很多款都没有投入实体经济,资金转个圈又回到了银行,没有达到放松信用刺经济的效果。因此,政府可能需要思考更直接的有力量的刺激手段。

20
四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